标签:
对手互换李唐 |
分类: 渔樵夜话 |
太宗皇帝表彰的二十四功臣,凌烟阁的画像墙上,这二位同登并列。
长孙顺德隋朝就已在军中当官,只是不好好干。驻地辽东不宁,他见势不妙私自脱逃到太原,藏身在李渊和世民父子帐下。
偶然的机会,听说堂侄女婿要干大事,他来劲了,积极跑前忙后,替李世民招兵买马。李唐义军兵起,长孙顺德自然成为其中一员,担任统军。他放下长辈的架子,跟在侄女婿身后,平霍邑、下临汾、夺绛郡,汗水没少流,功劳有目共睹。
我们要讲的这一段趣事是,李渊派遣长孙顺德和刘文静两人率部,奔潼关攻打隋炀帝的京师留守屈突通。长孙顺德领命,义无反顾前往。
数次交手,屈突通连吃败仗,其死忠隋朝的信心一次次遭长孙顺德所挫。眼看守之不住,屈突通打算向东撤退,避往洛阳。他不知道他这回遇上了个倔驴,死心眼的长孙顺德,发现对手的意图后,率人马奋起直追,非灭了对方不可。一路一直撵到一处叫桃林的地方,最终生生将人困马乏的屈突通活捉,囚车押解回长安。
后来的事前文已有交代,屈突通降而投唐,且以一贯的忠诚效命李家,获取了李渊和世民父子的一致赞许。而胜利者长孙顺德呢?
李世民在酝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选,长孙顺德很放心,自信名单里少不了他。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他活捉的俘虏屈突通,名字竟也赫然在列,且排序还在他前头!
你说气人不气人?!
心里有了不满的情绪,难免就时不时地表现在行动上。长孙顺德开始放纵自己,目无法度,消极怠工,又纵容家奴收受贿赂,渐渐地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反倒是他曾经的手下败将屈突通,日渐成了天子面前的红人,人品与职位都越过了他。
他见了屈突通,一脸不屑,心中讥笑,想问对方:哥们,忘了当年的狼狈相?你也好意思!
屈突通肚子里倒也埋着几句话,想对长孙顺德说:哥们,还真得谢你;若非当年你死追活捉,怎有今日咱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真心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