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平时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吃饭聊天。因为我们都是六十年代生人,孩子大多到了就业的年龄,所以话题自然就离不开下一代的前途去向。当然如果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名牌大学,虽然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手里有张文凭,总会多一些机会。遗憾的是,几位犬子皆厌学而喜玩。这时一位仁兄说,那就去当兵呀。于是接下来整晚的话题就围绕着这当兵展开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整天懵懂忙碌的我才明白了这兵是怎么当上的,军装是怎么穿上的,枪杆子是怎么扛上的了。
先说兵源。学习不好才选择当兵,或者更甚者就是孩子的其它出路均走不通时才选择从军这条路。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军营专收“麸皮”?各位应当知道面粉的加工过程,小麦粉碎后再经箩筛过滤,箩筛下面的是精白的面粉,而留在箩筛上的正是粗糙的“麸皮”。面粉人食用,“麸皮”就做了喂猪的饲料。写到这我心跳手抖不已,——这不是等于说我们的战士都是“麸皮”吗?我可不敢如此说,我怕挨枪子。
再说入伍。听那位仁兄讲,如今孩子当兵都明码标价了,一个女兵八万,一个男兵六万。大体是这个价格,当然根据各地经济和消费水平不同而略有差异。就这您还得找对庙门,否则钱就打了水漂儿。我们的不成器的孩子,学习固然差矣,但我自信那颗年少的心还算纯真。我真担心掏上十万八万让他穿上那身军装、扛上那杆钢枪,他会老惦记他老爸那辛苦奔波凑来的十万八万,心灵被腐蚀得哪有力气去保家卫国?
三说从军路。据说大部分家长和孩子把参军当做跳板,先到部队吃几年皇粮、混上几年,复员转业再说。有那抱大希望的,比如想提干、想上军事院校深造的,那又得老爸老妈出血,层层打通关系。——这就又是另一个价钱了。
我心虚汗流得没法叙说下去了,我们的长城原来是这样堆起来的,它能经得起风雨侵袭、战火考验吗?
市场经济没有错,但我们许多人把经念歪了。四晃一直认为,教育和军事是一个国家的特殊领域,商业游戏规则是万万不可让其染指的。培育民族未来人才变成校园的创收渠道,文凭变成大学出售的产品,教育者还有心思去关注你是否获得真才实学吗?同理,枪杆子都标上价钱,扛枪的人会视死如归吗?会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疆土吗?
这几年部队的待遇很高了,部队的军事训练管理我们不太了解不便乱说。但仅从征兵入伍这一环节看,人民用自己的血汗修筑的是钢铁般的长城,而不愿看到养育了一群各怀心思的游民。反腐的重心应当更多地放在涉及民族安危的领域,自毁长城,民族必遭灭顶之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