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点子正
点子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46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2009-09-22 16:09:20)
标签:

点子正

西藏十年间

盐井

藏东小城

系列组照

分类: 点子正西藏纪行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一般的旅游者很少人可能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拍摄盐井,所以将十年前拍摄的照片发在前面,请大家真正了解盐井。

   

  关于“盐井”,这个地名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走在川藏线上,经常在路过。可是作为旅游者来说,很少会停下来,细细地了解她。

  接下来,将十年前拍摄的盐井系列照片发于《西藏十年间》连载中,请大家随后一同走进藏东小城盐井。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地处深山的藏东小城盐井。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澜沧江从盐井流过!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十年前盐井居然也会有“歌舞厅”!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西藏十年间》58:珍贵的藏东盐井组照!

     不知这些十年前的小店是否还在盐井经营?!不过,应该他们的装修会更新一些吧?!

     

  将十年前在盐井写下的老新闻,发于照片后面,以纪念那段在盐井的日子。

 

          (昌都走笔)盐民后代求学热

 

   祖祖辈辈以生产井盐为生的藏东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盐民的后代,如今已成为西藏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记者近日走进横断山脉腹地,驱车在大山拦腰开出的公路上,九曲十八弯后,终于到达川滇交界的西藏自治区最东南的小镇盐井,滚滚南流的澜沧江在小镇下的山谷里汹涌咆哮。

     步入小镇,记者发现这里最漂亮的建筑是盐井中学和乡小学。盐井纳西民族乡乡长旺久说,全乡还有四所村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

    绕着块块梯田的乡间小道,迎面手持课本的小学生朗朗背书声格外引人注意。小学六年级学生贡嘎扎西说:“ 小学毕业后我要争取考上内地西藏班。”                

    今年四十七岁、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旺久,为自己三个学有所长的孩子感到由衷的欣慰。他的大儿子扎西次仁毕业于西藏昌都师范学校,在乡小学当教师,小儿子毕业于武汉司法学校,现在昌都地区从事司法工作,十八岁的女儿雍宗拉姆正在西藏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比起我们的父辈,现在的孩子确实非常幸福”,旺久感慨万分:生活在高山峡谷里的盐民后代,如今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生产井盐维持生活了,他们纷纷走出峡谷,闯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盐井海拔较低,气候温和,距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仅一百余公里,因盛产井盐而得名。目前,全乡总人口三千八百九十三人,以藏族、纳西族为主。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千四百多元。               

    旺久说,逐渐富裕起来的盐井人,时刻不忘教育兴乡。除国家正常的教育投资外,乡财政每年还为教育挤出三、四千元的资金,群众为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投劳的热情更是高涨。(完)

 

   (昌都走笔):芒康红拉山:滇金丝猴乐园

 

   林密树绿,松涛清泉,金丝猴自由自在地采果摘食,位于西藏芒康县红拉山的一个自然保护区现在已成为滇金丝猴的乐园。

    近日,记者在藏东昌都地区采访,在芒康县的小昌都村,村民告诉记者,离村庄六百多米的原始森林里有许多金丝猴。每年春初夏末,经常可以在这里目睹到成群的滇金丝猴以敏捷的身手采摘嫩芽和果实。

    芒康红拉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中部的芒康山,面积一千八百五十三平方公里。这里海拔高度为三千五百米至四千五百米,山高谷深的地形使区内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

    滇金丝猴与大熊猫齐名,是堪称国宝的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丝猴属共有四个亚种: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黔今丝猴和滇金丝猴,均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越南、川、黔三种金丝猴,人们认识较早,惟独滇金丝猴的研究较晚,迄今不过百年历史。从最早的一八九七年法国动物学家首次予以定名后,约六十多年未见有任何报道,直到一九六二年,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收集到八张滇金丝猴毛皮,才确认这一珍贵动物存在于中国横断山区。

    西藏昌都芒康山一带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有约两千只滇金丝猴,后因滥肆捕猎,至八十年代后期锐减至七百只左右。一九八八年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考察队确认,当地百姓称为"准察"的花猴是世界濒临灭绝的滇金丝猴。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长江流域便有滇金丝猴的分布,以后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迁的影响,才逐渐退缩到西藏与云南交界的高山地带。滇金丝猴能够生活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是金丝猴属最特化的一个亚种,也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调查表明,滇金丝猴主要集中栖息在川滇交界高山密林中,包括云南境内白马雪山和西藏境内芒康山一带,共约有一千只至一千五百只。滇金丝猴身披长而细密的黑褐色毛,与其它身披金黄发亮长毛的金丝猴不同。它们生活在海拔三千米至四千多米的高山暗针叶林带,以针叶树的嫩芽与寄生其枝条上的松萝及竹笋为食。

    据专家介绍,目前,保护区内有三个家族的滇金丝猴。建立保护区以后,金丝猴种群数量渐趋稳定,已恢复到一千只以上。

    目前,芒康红拉山自然保护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

 

  更多昌都故事,敬请期待!

 

                       (点子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