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更应该“冷静”?!--女村官之死反思五!

(2009-08-17 01:44:26)
标签:

点子正

女大学生村官

三轮车夫

谁更应该冷静

媒体炒作艺术

反思五

分类: 点子正“点”道为止!

 外链图片

 

  在网络“热炒”--三轮车夫殴死女大学生村官事件后,大家终于开始“冷静”下来!

  一个老记点子正上周五晚发的谁才是凶手?!--对三轮车夫殴死女大学生村官的反思 被新浪杂谈做了期“坛爆点”,引得众多网友的“围观”,而且跟贴者众。

  凶手被抓住后,犯罪嫌疑人李斌开始露出真容。点子正开始关注三轮车夫会“被殴死”吗?!--女村官“殴死”反思二 ,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在我们的工资“被增长”后,工作“被就业”后,今天,李斌会不会“被殴死”?!

  无论车娅婷说了什么,都不能被“殴死”,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女大学生村官之死反思三 

  如果不是那一分钟的殴打,如果不是“三六一度”路口的“磨擦”,李斌的照片,如果被曝光的话,有的网友可能还会说他有“明星相”,是否长得有点象明星刘烨。点子正也关注着“三轮车夫”会说出什么真相?!--女村官之死反思四。这个反思四还将自己七年前所写的一篇“记者面对面”作为资料附上,以期能引发更多朋友的思考。

   有一位网名叫“杂谈先生”的网友留言:一直在关注点子楼主的最近几篇帖子,说不出的那种感觉。总感觉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我给他的回复是:

感谢杂谈先生的持续关注! 

之所以"感觉不 对劲",还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感觉"偏差"一样,我是这样回复的: 

  之所有感觉观点角度有所"偏差",是因为:楼主的观点,不是大家习惯看到的观点,不是大家一窝峰地都说的观点,不是大家总是喜欢看到的观点和角度!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看<潜伏>\<正道>等热播剧,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的老愤青“歪批”记录热播剧,虽然是"歪批",但是观点和角度是全新的! 

   我说过,大家习惯说的,我不会再重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怎么说,码字只是一个过程,码字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 

   网络红人,标题党,习惯做的,我不会去做,因为,有人会去做,我又何必去做呢?! 

   不喜欢做些教义的文章,只是想通过一些文字,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想更多的事! 

   至于那些怀疑点子正是"点子歪"的网友,可以去看看点子正的独家┃重磅连载: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相信那里没有一点歪的,都是正的,而且是非常正的! 

   至于那些认为点子正想炒作的网友,也可以去看看点子正同时正在做的<西藏十年间>(连载)寻找十年前的边防战士,你在哪里,那里有点子正十年前在西藏的拍摄照片和写下的文章,今天记下来,只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西藏,并在网络上记录下来一些本应该让大家记住的西藏故事!而且,更希望象高原战士阿硕一样,能通过网络找到十年前的高原战友,能在网络上搭建起一个在西藏工作生活过的朋友们的网络平台,让大家一起走进西藏! 

   正象在独家┃重磅连载: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里所喜欢说的一样,"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期待着你的关注! 

   更期待着更多的思考!! 

   再次感谢!! 

  外链图片

 

  今天,刚刚看到新浪论坛将“一组女村官之死”的文章汇总了最新的一期“锐头条”,这正说明网络开始了“冷静”,开始了思考。

  在新浪杂谈的井民先生,也发贴认为“媒体煽情、网民多情、事件多疑”,在“女大学生村官与三轮车夫不该发生的故事”里,网友呼吁要“冷静”!

  是的,我们需要“冷静”!

  无论是三轮车夫李斌,还是女大学生村官车娅婷,都应该“冷静”!

  此前还有的说“看官”太“冷静”,如果我们的反思与追问,变成了“人们需要冷静”和“看客太冷漠”,那样就会重新回到原来思考的“老路”,那样,真的对不住美女村官的死!

 

  我们要问,谁更应该“冷静”?!

  我们可以置疑网民的组团辑凶不“冷静”,可以说将“围观者”说成“冷漠”是不尊重事实,不“冷静”,点子正认为,如果这样批驳网友的“不冷静”,还是有失偏颇的。

  因为,普通网友的“爱心”是需要支持的,普通网友的“热情”或者“不冷静”,是因为他们的血总是热的,因为眼前发生的“事件”,令人难以“冷静”,如果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点子正认为是可以原谅的!

 

  那么,谁更应该需要“冷静”呢?!

  网民们为何会不冷静呢?!网民们怎么知道消息的呢?!

  网民们是从“媒体”传播中知道的,是从记者的“记录”中知道的!

  记者,是个记录者。应该记述事件的本来面目。但是,由于事件的复杂性,记者不可能全盘照录,所以,记者的“选择性”就成了左右网民思想的“方向盘”!

  一个33岁的眼镜店打工仔,何以被说成“三轮车夫”?!一个27岁的姑娘,何以被浓妆重抹,先是“女村官”,又是“大学生”,为了加重悲情色彩,“准新娘”,真的很悲切!真的很煽情!

  当李斌出现时,令媒体大跌眼镜,原来的三轮车夫,变成了一个打工仔,而且还平时非常文静,媒体们只好拿他“曾当过联防队员”再度“说事”。其用意非常明显,用“联防队员”来说明,瘦弱的李斌,应该也是“武功了得”,意图用网民们对公安家属--联防队员的“非议”,再度“转嫁”到李斌身上!

 

  其实,公正地说,“三轮车夫殴死女大学生村官事件”,其实本来面目是什么呢?从警方公布的“资料”,其实应该就是一则小小的“社会新闻”:点子正作为一个老记,试着用平实的语言“还原”一下“新闻的本来面目”:

         成都二青年街头小剐碰引发人命案

  《成都某报》消息(记者如实报道)日前,成都一对青年男女,路口偶然剐碰,引发口角,男青年暴打女青年一分钟后逃走,女青年抢救不治身亡。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由于事发突然,男青年匆忙逃跑,街头群众并未抓住。

  成都警方接到报警后,从天网录像上查到犯罪嫌疑人,迅速缉拿凶手。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斌为某眼镜店打工人员,据同事介绍,李斌平时态度温和,具体犯罪动因与详情,警方正在调查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生活中经常遇到小事,应该谦让为上,不能轻易动手,否则悔之晚矣。     (完)  

  

  一起原本小事的民事口角,由于当事人的“不冷静”,变成了一起“刑事案件”!

  一起原本普通的社会新闻,由于当事记者的“不冷静”,变成了一起影响力巨大,而且意义深远的“事件”!

  

   点子正做为一个老记,无意指责当事的记者。作为一个老记,我知道现在一线的记者,非常不容易。一来考核压力很大,每天都采写很多的“新闻”,而且报社媒体的“经营”压力也很大,如果不“吸引眼球”,读者不买帐,广告商更不会买帐,没有广告,那就得印多少报赔多少钱?!

  怎么办?!“炒”吧!  

  其实,点子正做为传媒业内人士,也同意“炒”!其实,“炒”字,仓颉造字,用意很深。“少火才是炒”,火大了就会糊,要掌握好“火候”才是要意。其实,传媒的“炒”更应该叫“策划”,报社都有个机构叫“总编室”,每天会组织报社各部门开会,研究“选题”,哪些选题可以炒,哪些选题需要“冷处理”,这个“艺术”,才见功力,才见“冷静的艺术”!

 

  谁更应该“冷静”?!

  在三轮车夫殴死女大学生村官事件中,真的需要我们“冷静”地想一想!

 

   希望这样的讨论,能深入继续,才是对逝者的悼念;
   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发人深思,才是对生者的尊重!
      欢迎转载,没有版权!
      欢迎讨论,期待回音!

 

  点子正附后:

 对一位网友关于“人文关怀”的“回复”:

引用 mawuqing101 在 2009-08-16 17:22:08 写到(原帖

  “希望多一些人文关怀。”

"人文地关怀"才是最重要的! 

不光对逝者,同样对犯罪嫌疑人,也应该同样! 

说到人文关怀:不知大家什么感觉! 

当车娅婷逝去后,我们网友可以去悼念,可以去帮助警方,发动力量去缉凶!这都是正义的力量! 

可是,为什么一些"网络红人"们,将车娅婷的葬礼照片,也用"组照"的形式,发到网上,吸引眼球呢?! 

幸福是需要祝福和传播的,可是不幸有的时候却是"个人"的\"瘾私"的,你把车娅婷的葬礼照片,放到网上,征得其家人的同意了吗?!如此这样,是否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有的人喜欢让自己的不幸让世人知道,去分享;有的人可能就不喜欢,喜欢自己独自品尝伤痛! 

多一些人文的关怀! 

少一些炒作的貌似"爱心"的关怀! 

多一些从心里上的悼念; 

少一些表面文章! 

 

 

谁才是凶手?!--对三轮车夫殴死女大学生村官的反思 

三轮车夫会“被殴死”吗?!--女村官“殴死”反思二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女大学生村官之死反思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