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南山“出山释疑”:中国为何“防疫过度”?!

(2009-05-31 13:51:21)
标签:

点子正

关注流感

一个老记

钟南山

出山释疑

中国为何

防疫过度

杂谈

分类: 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

   (连载38)钟南山“出山释疑”:中国为何“防疫过度”?!

  钟南山“出山释疑”:中国为何“防疫过度”?!

    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

    

   从今年4月26日到今天,一个老记关注流感已经一个多月了,期间,大约写了六十多篇“关注
”文章了。从五月十三日开始的“连载”也已经十八天了,算上今天的这个“连载”也是第三十八篇了!

   看到今天,仅新浪论坛“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单贴,就已经突破二十万了!心里还真有点“欣慰”,对于这样的一个“非常生硬”、“时尚感约等于无”、“絮絮叨叨”的“老记长谈”,真的要感谢各位网友的“包容”!

   看来,一个老记在“关注”着流感,各位网友也在“关注”着这个“连载”。

   因为,我们知道,“关注”是最大的“支持”!一个老记写“关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网友“关注”流感,为防控流感,做出自己做为码字者的一点微薄贡献!

   你我的“关注”,就是对防控的最好支持!!

   看到了非常多的网友的留言,除了“慰问辛苦”、“互相探讨问题”外,还有一些“置疑”。

仅举一例:

 引用 在思考的二月水瓶 在 2009-05-30 18:36:09 写到(原帖

  “小题大作!猪流感本来就和一般的流感差不多,症状主要是头痛,发烧,咽痛等,可防可治,死亡率很低。一般的人休息几天就好。至于有人死亡,那是很正常的,有些人本来就有其他疾病,抵抗力差,得了此病引起并发症而死。普通流感死的人也是不少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必这么紧张,不要自己吓自己。”

一个老记当时回贴如下:

如果这位朋友了解新型流感的“传染性高”、“变异性强”,“未知性大”,还有我国基础医疗条件弱的情况,你就不会有如此的想法了! 

   如果按你说的理由,难道国家会不知道吗? 

   难道世界卫生组织是“无病呻吟”?! 

   有些事情,你需要好好想想,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好在,今天看到了院士钟南山“再度出山”,接受了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的记者采访,转贴如下: 

钟南山称甲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混合将更严重

 2009年05月31日07:32  

  中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随着近期输入性病例的增多和第二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出现,甲型H1N1流感发生人际传播和社区传播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权威钟南山昨天晚上接受了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独家专访,评估了目前的疫情和防疫工作。他认为,现在的情况表明,甲型H1N1流感人传人的情况是会出现的,但是二代病例和本土产生是两个性质,我们的防疫工作是比较超前的,不需要再提高防疫级别。

  钟南山:在我们国家基本是采用围堵的办法,现在看起来只有一例是二代的,实际上是一个迹象,就是说它有可能在国内出现人传人的,出现第二代和本土产生的是不一样的,出现第二代还是说明我们从国外带来以后传染给别人,在本土产生的话就像日本那样,25个小学生同时得病,那是在本土产生的,两个性质不太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如既往,我们的工作一直是超前的,美国出境根本不查体温的,现在并没有需要什么再增加级别,我看这个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进一步地把密切接触的全部都隔离起来,我想还暂时不需要。

  主持人:而此前有国外媒体对中国严格的隔离措施提出了质疑,也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应对流行病威胁的做法过激了。钟南山先生表示,甲型流感病毒总的来说还是在变异,同时中国还有个别的禽流感的案例,如果甲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混合将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严格防控甲型流感是非常正确的。

  钟南山:这永远的是我们担忧的课题,因为甲流现在看起来已经是人传人的,它的致死率不高,但中国的禽流感还是没有消失,还是偶然有,现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传人的证据,但是它的最大的问题是致死率非常高,60%几以上,所以这个东西,甲型流感总的来说还在变异,我们不采取非常注意对甲型流感,总是觉得它死亡率不高,也无所谓,但是随便它蔓延的话,绝对没有好处,中国实际上还是有禽流感的个别的病例,所以这种东西的一个混合就成了既有人传人又有高致死率那就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没有任何人预测有没有可能出现,所以这个担忧始终应该在心里头有所警惕,所以我们应该比美国更加注意甲流的防控的工作。

 

  为了更适合网友阅读,一个老记将原来的标题重新“修改”了一下,一个老记的“意见”你可以不听,但是钟南山这样的“专家”意见你是无论如何需要“听”的!

  个人非常喜欢,钟南山这个“可爱的老头”,也喜欢他在非典中的“大气”,更喜欢他的“困境”中的“铮铮铁骨”。

  

 
  喜欢钟院士的“科学”态度,更喜欢他的“坦诚”。有哪个“专家”会象他那样“担诚”自己也传染上流感?!
  坦诚也是一种科学;科学更需要坦诚!
 
  今天,钟院士“二度出山”释疑。今后,一个老记也不准备再对“是否防疫过度”?!是否“炒作”等“无聊”的问题,进行“答复”,请原谅!
                          (点子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