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线纪行):荒山野谷守桥人

(2009-02-04 22:55:30)
标签:

点子正

旅游

西藏的诱惑

雪域留照

壮美

分类: 点子正西藏纪行
(青藏线纪行):荒山野谷守桥人 (2005-12-09 20:12:23)
(青藏线纪行):荒山野谷守桥人

                

     这是一片荒野之地,山无绿树,地不覆草,四野里空旷寂寥。除了一座桥和从桥上匆匆而过的汽车,再无其它鲜活的东西可以使他一饱眼福,只能天天去听那桥底下的滔滔水声。然而,他还是在这里年复一年地尽着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知道,对青藏公路而言,他所肩负的重任和这座桥一样重要。

     他叫贾存华,青海省湟源县人,今年46岁,是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青藏公路分局纳赤台公路段的一名临时工。1992年初,他应聘来到海拔3500米的昆仑山下,成了“一步天险”昆仑桥的守护人。

    昆仑桥位于柴达木盆地工业重镇格尔木市西南约70公里处。此桥于1955年建成,70年代改造过一次,是各种车辆进出西藏的咽喉要道。这座桥在保障进出藏物资运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贾存华的任务就是负责疏导过桥车辆,保证交通畅通。另外,若遇险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时值盛夏,当我们路过昆仑桥时,这里四周的荒山秃岭上仍不见绿色,远远的高山顶上仍有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上桥面,顺河道看去,只见窄小的河谷两边绝壁峭立,被河道深切的豁口,胆大的人可一跃而过。昆仑桥就建在谷顶最窄处,因此又称“一线桥”。

    得知是记者来访,贾存华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家”里。三间低矮的平房,屋里很暗,墙面黑乎乎的。走进卧室,见土炕上一个女人正在做针线活,旁边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在熟睡。贾存华憨憨地指着小孩一笑:“这是我儿子。 ”

    “婆娘娃娃热炕头啊!”记者想开个玩笑,他却一本正经:“她刚来不久,我还有一个伙伴,上格尔木买零用去了。”谈话中得知,贾存华已有整整6年没回过老家了。

    “别看我是个临时工,责任可大了,不管刮风下雨,每天24小时都得盯着桥,不能大意啊。”贾存华很认真地对记者说。

     问起平日里的生活,贾存华也无怨言,只是平淡地说: “这里不通电,晚上点油灯;就吃桥下的水,很浊,得在缸里澄清了才能用;冬天很冷,常常是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附近没有村庄,人烟太少,吃菜困难,一趟一趟得托人从格尔木带上来;山上又不长树,除了过往的车辆,也没啥好看的……”

    常年累月呆在荒山野谷中,终日与桥为伴,贾存华已经习惯了单调而枯燥的生活。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他仍在尽职尽责……(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