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飘动的生命结
(2009-05-11 04:55:17)
标签:
文学杂谈 |
分类: 散文 |
废墟上飘动的生命结
韩嘉川
其实,在没上飞机的时候我便开始亲历灾区了。5月18日早晨5点多,青岛市公安局装备财务处处长孙金莉的车子来接我的时候,我便发现她带了八大箱东西,她告诉我那是睡袋和咸菜。青岛有一支216人的特警队伍在抗震救灾的一线,负责后勤保障的装财处从13日午夜便进入了紧张的为前方提供给养与装备的工作中。
从青岛7点10分起飞,到成都双流机场的时间是11点15分。成都到都江堰市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刚出成都市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景象。沿途只看到零星有开裂的房屋,四川的民房大都是黑白相间的色彩,且围在绿色的竹丛里。一进都江堰市,道路的右边便是许多帐篷组成的公安部设在一个广场上的临时指挥部,许多车子停在帐篷周围。在一个小区门口的三角地上,青岛特警的帐篷出现了,这次行动的总指挥青岛市公安局副局长李留胜站在帐篷前迎接我们。
下车后,每人被首先递上一个口罩,再映入眼帘的便是面前一座开裂的五层楼房建筑,底层被当作仓库,里面堆放着青岛特警的给养与救灾所用的工具。里面的墙壁也裂开了,有些地方还很可怕。李留胜总指挥说,之所以把这座空房子作为仓库,也是出于无奈。用人家的房子总得跟房主打个招呼吧,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房主,显然房主已经躲到安全的地方去了。民警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有写给房主的几句话,即:房主你好!因需要存放物资,借用你的房子,却找不到你,只好留此纸条,并附50元钱,权作租金。
小区叫做山南小区,那块写有“山南小区”字样的标志性墙壁震倒在地上,已经粉碎。从青岛特警的营地出来,沿街所见的到处都是帐篷,被震歪震裂的房子惨不忍睹,随处可见到瓦砾与废墟,可以想象12日14点28分时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一幢楼房上面耸立着一个亭子,已经呈45度角歪斜了,可还没有倒下来;电视信号塔也歪了,上面的钢铁枝杈乱了。尽管如此,但是路面上是干净的畅通的,交通警察在帐篷旁值勤。都江堰市中医院的院子里一堆瓦砾,一位穿白衣的医务人员从瓦砾旁边走过。这里是最早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地方之一,是发生最悲壮的救援行动的地方。到5月18日下午我看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没有倒塌的窗口似乎还有飘动的床单,人们用它打成结,让若干个生命得以延续,这里便有了生命结;人们在这里呼天抢地,为那些没有挽救出来的生命;人们在开裂的缝隙里插了一朵朵精心扎制的小白花,为已经上路的亲人、同事、朋友……我面对这片废墟,抑制不住心脏的紧张跳动——生命与瓦砾与白衣使者的组合,在这里诉说着什么?
青岛特警指挥部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台收音机,那是李留胜总指挥唯一可以获得除了上级命令之外的信息的渠道。从那里面知道了三天举国哀悼日于19日下午2点28分开始的默哀三分钟。他将副总指挥刘钢早准备好的国旗拿出来,在杆子的一半位置挂好,插在帐篷上。他站在最前头,当汽笛与所有的汽车喇叭响起来的时候,他摘下了帽子,所有的青岛特警都摘下了帽子……那一刻,泪在无声地流,心在扯裂地疼,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为无名百姓垂下头颅,也正是这次垂下头颅,使这个民族真正站立了起来!
回程中,机舱里一个妇女抱着的孩子引起我的注意,问多大?回答15天。
又问:这么小就抱出来?
答:我们是逃出来的……
好一个“逃”字,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逃出这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