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音韵》涉及的人物简介周德清、刘因、姚燧与卢挚

(2022-05-24 19:40:01)

周德清(1277-1365)元代人。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其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卓越的音韵学著作与散曲理论著作。《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主要著作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是诗文集,诗名冠元初诗坛。《元史》有传。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钦定四库全书本《中原音韵》标点:

提要:臣等谨案《中原音韵》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人,是书成于泰定甲子。原不分卷帙,考其《中原音韵》起例以下即列诸部字。数正语作词起例以下即列作词诸法。盖前为韵书,后为附论。畛域显然。今据此釐为二卷,以便省览。其音韵之例,以平声分为阴阳,以入声配隶三声,分为十九部,一曰东钟,二曰江阳,三曰支思,四曰齐微,五曰鱼模,六曰皆来,七曰真文,八曰寒山,九曰桓欢,十曰先天,十一曰萧豪,十二曰歌戈,十三曰家麻,十四曰车遮,十五曰庚青,十六曰尤候,十七曰侵寻,十八曰盐咸,十九曰廉纎。盖全为北曲而作。考齐梁以前,平上去无别,至唐时如元稹诸人作长律,尚有遗风。惟入声则各自为部,不叶三声。然如《檀弓》称君辱与弥牟之弟游注谓文子名目缓读之,则为弥牟,又古乐府《江南曲》以“鱼戏莲叶北”韵,“鱼戏莲叶西”注亦称“北”读为“悲”,是以入叶平。已蒙于古。又《春秋》“盟于篾”,《榖梁》作盟于昧。《春秋》“定姒卒”,《公羊》作“定弋卒”。是亦方言相近,故上去入可以转通也。北音舒长迟重,不能作收藏短促之声。

凡入声皆读入三声。自其风气使然。乐府既为北调,自应歌以北音。德清此谱盖亦因其自然之节,所以作北曲者,沿用至今,言各有当此之谓也。至于因而掊击古音,则拘于一偏,主持太过。夫语言各有方域,时代递有变迁,文章亦各有体裁。三百篇中东阳不叶而孔子象传以中韵当老子《道经》以聋韵盲此叅用方音者也。楚骚之音异于风雅,汉魏之音异于屈宋,此随时变转者也。左思作《三都赋》,纯用古体,则纯用古音,及其作《白发赋》与咏史招隐诸诗,纯用晋代之体,则亦纯用晋代之音。沈约诗赋皆用四声。至于冠子祝文则“化”字乃作平读。又文章用韵,各因体裁之明镜也。词曲本里巷之乐,不可律以正声。其体创于唐,然无词韵,凡词韵与诗皆同。唐初回波诸篇,唐末《花间》一集可复按也。其法密于宋,渐有以入代平,以上代平诸例。而三百年作者如云,亦无词韵,间或参以方音。但取歌者顺吻,听者悦耳而已矣。一则去古未远,方音犹与韵合,故无所出入。一则去古渐远,知其不合古音而又诸方各随其口语,不可定以一格,故均无书也。至元而中原一统,北曲盛行,既已别立专门,自宜各为一谱。此亦理势之自然。德清乃以后来变例,据一时以排千古,其值殊甚。观其瑟注音史塞注音死。今日四海之内,宁有此音,不又将执此以排德清哉?然德清轻诋古书所见,虽谬而所定之谱,则至今为北曲之准绳。或以变乱古法诋之,是又不知乐府之韵,本于韵外别行矣。故今录存其书,以备一代之学而并论其源流得失如右。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