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门鬼叫坑

(2020-09-21 14:14:06)
标签:

龙姆山

渔盐古道

金童玉女峰

古桥

鬼叫岭

鬼叫坑,好吓人的地名哦,到那里去会不会鬼出来叫两声?星期天我们就到那里一探究竟。

这是三门的一条穿越线,起点在叶家村。看村后的山嶂,层层叠叠,峭壁峥嵘,云雾绕绕,深不可测,确似神鬼出没之处。但古道起点处的解说却出卖了恐怖的表象。原来这里过去叫佹桥岭、桂桥岭,因与“鬼叫”音相谐,且山谷幽深,鸟鸣如婴,回音悠荡,所以又称鬼叫坑。还好,差点把我吓住呀。

这条古道的正式名称为龙姆山渔盐古道。记得宁海有条盐帮古道,这里可能近海,渔货多,所以取了这么个名。这是一条保存比较原始状态的古道,虽然立了好多牌子表示景点,但路面没怎么修整,还是老样子,厚厚的青苔,非常湿滑,几个老驴都不小心滑倒了。

古道沿溪而上,一路上瀑布碧潭不断,怪石奇峰连连,风景秀丽。走到刻着“渔盐古道”的巨岩时,看到对面山上有栈道,小鹰号和老周就耐不住要离开古道,从对面山林中攀上去。我们跟着绕了一圈,也没找到像样的路,继续回到古道上去。可他俩坚持去看栈道。结果我们就分别在山谷的两侧上去,古道越走越高,他们也到达连扶杆都没做好就荒废的栈道上,遥遥相望,看到对面的人影了,就大呼小叫一番,这下更像是在鬼叫坑了。景点不少,都是未曾修饰的原景,什么蛤蟆岩、石笋峰、双龟戏水潭、鬼叫潭、饭蒸峰等。已经在峡谷走了很久,看到幽静的一大片水面,名为积翠湖,是一个久无人打理的水库,青山绿水,倒影重重,景色迷人。跨过堤坝继续往上,还有不少美景,如天打钉、龙须瀑、迷宫洞等,路越来越陡,有些景离主路有些远,进去的小路又太野,就远看继续攀爬。到了山顶是一条风车公路,远近有几十个电力风车在转。不过,这条风车公路没有花海相伴,风景度不如塘溪的最美风车公路。等了一会小鹰号也来了,原来他们后来还是要回到古道上来的。

从山顶往下走也是很不错的古道,路经白云庵,一个无人居住,却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寺院,我们在这里用过中餐后继续下行。这条下行古道也是伴溪而下,一路飞瀑不断,而且有好几座朴素的古桥,桥成拱形,以石块垒成,桥边都是瀑布流水,绿树青藤布满,非常有美感。这些桥应该存在好几百年了,历史应该不比卖柴岙里面的蜈蚣桥短,可是却没有桥名碑,如果像那些怪石奇峰一样取几个搏眼球的桥名,肯定也会成让众人趋之若鹜的胜景。

在第二座古桥边有一个小叉道,那是去看金童玉女峰的,但又要往上爬了。这条小道非常野,而且很险,许多路段真的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为追赶队伍我跑得急了些,差点透不过气来。远处看到对面山上有几块奇石异峰挺立,如同山上站立起几个人形似的,这就是金童玉女峰。走到近处一看,都是些几十米高的巨岩呀,垂直的岩壁之间形成狭窄的通道。我们爬到巨岩之顶,到另一块巨岩约有二米距离,用几根树干搭起的简易天桥通过。技高胆大的几个过去看了,回来时朽木杆居然断了一根,还好有惊无险,安全回来。为防后人涉险,把剩下几根树干也扔掉了。从金童玉女峰下来有几段路是危险的岩壁路,同样的峭壁路,下比上难多了。等回到古道主路,发现离进去的叉口没差多少距离,而且又是一座古桥边。

接下来的路就很顺利,走古道一路下行,走完古道是水泥路,一直走到大横渡村。实际距离只有8公里的古道,我们东走走西拐拐,还来回折腾,楞是走出了12公里的记录。

因为是穿越线,终点并不是停车地方,山上走的路程不并长,可要回到停车的叶家村,公路要绕一个30多公里的大圈。原路返回太累,还是租辆车送回去吧。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三门鬼叫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