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奘西行】

(2011-07-18 10:15:53)
标签:

杂谈

分类: 风起XiNan

  有一种精神,叫坚持,它总能叩动你我的心灵!在曲折坎坷的西行漫道上,它考验着一个生命的意志。饱经风霜而又依然不屈不挠,矢志不移,他的坚强足以让人感动!
【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为了求取佛经精义,唐贞观三年(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离开长安,他毅然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途,前往佛教圣地天竺。途径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上备尝艰辛苦难。他用大约十七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玄奘西行】

                                              【初夏时节的玄奘故里,与云游四方的戒参师傅在一起。】
 

 从前,在很远的地方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许多人的孩提时代,就是在这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里慢慢熟睡的。今天的故事,也是源于许多年前看到的一幅画面(玄奘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漫漫西行途中,一个和尚,右手执佛尘,左手捏佛珠,背负着佛家弟子专用的行囊,行囊顶部有一个遮伞,起挡太阳和避雨的作用;那囊顶有一盏小灯,垂落于他的头部,自从他上路的那一时起,这盏灯似乎就一直在亮着,它的实质作用原是供佛之意,但在多少个黑夜和茫茫大漠中,它又成为其不泯的信念之火。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大唐西域记》  他的步伐遒劲有力,他的精神坚毅不拔;他那不怕吃苦耐劳的旅行家的态势,许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影响着行者。走出玄奘故里很远,转回头再望那山谷里的葱郁林木,感到那就是玄奘的形象在那里屹立着。一个和尚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竟有那么大的毅力和精神,这大概就是行者的一点澈悟吧!
【玄奘西行】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带着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启程,于贞观十九年返回故土。出了巨大贡献。玄奘在讲经、译经、传播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
【玄奘西行】

                                                                  【玄奘故里的寺院内外,殿宇崇宏,树木繁盛。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寺院仍保留下来数通石刻碑碣,寄寓着人们对玄奘大师的深刻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