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明洞”里悟清代遗风】

(2011-05-31 10:17:04)
标签:

王阳明

来阳

知行合一

阳明洞

致良知

分类: 且听风吟

  一个人大多时候,官位、权势、富足程度愈高,其内心深处所留有的空间就愈有限;当这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之时,潜心、回味、淡泊的心态此时亦会油然而生。由正德三年在“龙场悟道”和正德十六年在江西提出的“致良知”创建以来的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构架而成的哲学思想体系。“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是王学的精髓。

【“阳明洞”里悟清代遗风】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学说强调的是道德意识的自觉和实践性,要求人要在做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阳明洞”里悟清代遗风】

                【“阳明洞”位于修文县城东栖霞山。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想要研究阳明之学,就不能不到修文,更不能不来阳明洞,它已成为众多学者探访阳明文化的重要目的地。】

  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506年-1508年)曾居于此洞而得名。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悟”出及写出的。

【“阳明洞”里悟清代遗风】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是道德的基础,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情操。就是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每个人的心就是判断好坏的标准。”】

【“阳明洞”里悟清代遗风】

                                                      【阳明洞石壁上有王阳明亲笔题刻的“阳明小洞天”五个大字。洞外左侧有两株古柏,为王阳明亲手所植,现已有30多米高,浓荫蔽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