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一庭翕然’是和顺(二)

(2010-05-20 19:44:52)
标签:

《园冶》

诗情画意

原生状态

水际

和顺

分类: 风起XiNan

    “世外桃源”,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喻示着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恬静纯朴的小村寨,古名‘阳温登乡’,因境内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为“河顺”,后取“土和民顺”之意,之后雅化为‘和顺乡’。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数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筑疏疏落落。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

 

【茶马古道】——‘一庭翕然’是和顺(二)
                                  【临水筑亭,倒影成趣;木林深处筑亭,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来凤山、龟山、黑龙山,山青水秀构筑了这里的一切。一泓碧水绕村环行,它是实用的,也是物质的。而那诗情画意般的景致又是可以审美的,更是精神的,她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它浸润着和顺的丰饶,也描摹着这块土地水滢滢的诗意。对于小镇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即便今天已经不必逐水而居,但河流生态对其环境、生活、文化、旅游等都是主要内容之一。它作为村镇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天然的,自古已有的,还是人工的,周期性的,它必然成为其生态的组成部分。

    明朝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园冶》中有段极为精辟论述:“……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众多类型的凉亭则点缀其间,它不仅是供人憩息生活的场所,而且又构成了整体空间中美好的景观艺术效果,使其更富诗情画意。她以美丽多姿的轮廓与周围景物构成了乡野间美好的画面。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它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象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元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它既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它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它本身的美,而是能够在游览者胸中引发出一种对整个人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鱼翔浅底,古柳如烟。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富的文化气息。每天东游西逛,吃饭时间和天黑以后才回到客栈,即使回来迟了,房东也会把饭菜留好,如同在自家一样随意而亲切。闲走时,如看到一家古宅大院,虽然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其依旧保持着明清以来的原生状态,古意盎然。进去就会与其主人家品茶聊上半天,从侨乡建筑的石刻、木雕艺术,到盆栽花卉的技艺等许多话题,人们所追寻的宁静与平和与和顺“顺其自然”地契合在一起。交谈中,虽然对其获知和感悟了许多,但这些其实并不属于游者,而是属于生活其间的人,你我只要知道它们好好的在那里,就足够了。

 

【茶马古道】——‘一庭翕然’是和顺(二)
                                 【亭与桥既构成了水面空间的分割,又增加了空间景观的层次】

    随着外来商品经济热浪的冲击,此地也在大兴土木,开发旅游业,从而也带动了村民的热情。维修旧宅、出租房屋、开饭馆,旅馆从04年最初的一户十个床位发展到09年共43户670个床位,旅游总收入达3000多万元。当初就因较为偏远等原由,使得观光事业对传统文化及人民的生活时至今日还不至于造成过度的冲击。

    儿童嬉戏的欢笑,古朴民居低吟的诉说,还有那回荡在上空久久不曾散去的甜美歌声。这里仿若人间最后的“香巴拉”之地,她带你去寻找心灵最纯真的归属。所有的这一切,但愿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散殆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