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来了,就不想走;走了,会想着再来”。是的,她就是这样让你依恋不舍、在你有限的空间里留存有她的位置,去无限地遐想、放大。马帮万水千山、风餐露宿,多年一直在苦苦追求和探索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最恰当的诠释。以至于离开她几个月之后,感觉如同昨日的重现。
从高黎贡山一路下行,中午时分便到了腾冲县城,马不停蹄,直奔几公里外的边地小镇而去。顺着‘良田美池桑竹’一路走来,停马驻足,被一片‘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景象所吸引,这就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顺,也是“茶马古道”之行的重要驿站。用心地选择了一家‘一庭翕然’气氛的幽静客栈,庭院里的袭袭兰香和姹紫嫣红的山茶花,被静静地安放在精美的石刻柱架上;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木雕窗花和牌匾,还有洒脱俊朗之姿的翠竹。主人家把这里的一切,无不装饰的井然有序、别有洞天,处处透着恬淡之美。以后的几天里,都是在如此安逸环境里度过的。

【与和顺寸氏家族十七代孙寸品栋·族长合影】
镇上的居民依然还保持着原有的生活状态,居处的周围还有菜园。当夕阳西下时,你会看到牛羊、鹅鸭被老乡用竹竿赶着回家,青石板路上会留下一行行水脚印记。当时还向坐在石凳上的老人家问到:‘上百只的鹅鸭从水塘里赶上来,途经几条古老的街巷,最后圈在自家院子里,这些举动是否为村里为配合观光旅游的内容而有意为之’?答案是否定的。镇里的居民大都会讲普通话,确实令人难以想像,之后了解到虽处遥远的边地小镇,但她是著名的侨乡。成群的鹅鸭在镇周围的河道里嬉戏追逐着,每天都会引来许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村镇的多个出口方向,都设有造型美观的凉亭供村民和游者方便使用,在几个石板格子上方便行走、洗菜、洗衣,极为科学实用;每个巷子的出口处,还都设有一个月台,台中央大都有一颗榕树,周围是雕花石栏杆、石条凳,它是为过往行人休憩的驿站和聊天聚会的地方,而对穿梭于崇山峻岭的疲惫马帮来说,途经此处会更具亲近的感觉。

【悠悠岁月,述说着辉煌的历史·寸家祠堂】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与房东聊天时,想知道一些马帮的故事,她特意找来了几个往来与缅甸的马帮在客栈里喝酒、打牌、聊天(他们闲来无事时,聚在一起的主要活动),当然我这个外来的马帮也参与其中。现在他们的生意也不太好做,每天穿梭于高山密林之间,跋山涉水,通常要三、四个月,春节前回来。主要是走私贩运一些翡翠、柚木和大米,一次的酬资约三千元。时常会冒着生命危险,被缅甸地方的武装人员持枪追赶着,有的会被乱枪打死;有时与对方是通融一下,情形也许会相安无事的。他们的装备简单实用:马灯、烧水做饭的吊锅、蓑衣斗笠、刀弩,也有配备枪支的。一阵沉默之后,其中一位响起了那句硬朗的俗语来—“男走夷方,女则居孀,生而发疫,死弃道旁”,说完并给我加以解释。虽然有些许悲,但更多的是一种马帮独有的破釜沉舟的气慨!他们最为依仗的三位神灵:山神、路神和桥神。每当和神灵不期相遇时,都会供上酒食,三叩九拜,祈祷默念神灵庇佑。那天晚上,我们几个马帮都喝了不少酒,也正应了那句酒话:‘酒逢知己(马帮)千杯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