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俄罗斯后裔阿宝在一起】
离开了满洲里,用了三天的时间,沿着额尔古纳河继续向北行进步,午后时分来到了室韦,它是中国十大‘名镇’(走马观花的游览,一个小时就已足焉)。临近它时,因下了一场小雨,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清新。可以看到下面不大的整座小镇。山坡上已有几个五颜六色的帐篷在那里扎营,在蓝天白云下,与周围的树木、绿草、河流相得宜彰,环境幽雅,在这里扎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环境在很多情形下,会左右一个人情绪的。
一切安排就绪,先到邮局寄了实际封和明信片。不远处就是额尔古纳河,它是中俄的界河,是呼伦贝尔水系的终端。它收拢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所有河流,进入大兴安岭的深山,一路穿过峭壁悬崖,留下万树葱茏,行700多公里由黑龙江入海。
站在河边,向对岸望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后面一声招呼,回头看时,一个俄罗斯后裔青年,牵着马走过来,热情地与我搭话。还没回过神来,对方已自我介绍开来:镇里有许多俄罗斯的后裔,但他是最‘纯粹血统’的一个。2007年的中国地理杂志上,有一期专辑,介绍额尔古纳河畔的篇章,里面有记者采访阿宝的内容,并配以图片。看到我是独自骑行而来,很有兴趣,如有人与他交谈、合影,他还不乐意去做呢。主动提出合影,我也很爽直地满口答应,牵过马来和我的‘座骑’一起合影。不一会,马被拴在河边的栅栏上,阿宝却不见了。原来他正躺在树下喝酒,并招呼过去一起喝酒,婉谢以后,返回营地。
额尔古纳是蒙古人的发祥地,境内留有蒙古祖先穴居的遗址。室韦是全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也是国家一类口岸。2001年中俄界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大桥室韦—奥洛契口岸大桥的建成,连接着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往来,繁荣着市域经济。千百年来,室韦的祖先们,在此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小镇上,木制的房屋、房间的陈设、街坊的布局和生活习俗,都还保持着俄罗斯乡村原有的景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