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你,如果看到这样的情景:蓝天白云之间,全身心的躺在碧绿如洗的大草原上,嗅着绿草带来的清新,看着勒勒车队远去的背影,耳边飘荡着悠扬的牧歌,你会有何联想?
至今,每当看到带有茫茫草原的画面时,耳边总会飘荡着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才会聆听到的天籁之音,那些日子里,整个人的身心沉醉其中:天高云低、芳草连天、还有勒勒车(也称辘轳车),它载着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从夏营地迁徙到冬营地,年复一年。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歌画卷展示了她那不可抗拒的魅力。
2008年8月20日,骑行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满洲里。来的路途中,已经感受到了蚊子、小苍蝇‘非常热情地夹道欢迎’。在路上,稍稍停留一会,也会被蚊子隔着衣服叮上一口,不太痒,但之后会起拇指大的包,十多天后才能好。还有许多的小苍蝇,一路随行,弃而不舍的精神令人讨厌。赶不尽、杀不绝。它总会抓住战机,瞄准时机,准确地射进眼睛、耳朵里。这些战略战术想必是对付牛马的,正好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权当改善一下伙食了(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它是一座独领中蒙俄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1907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市区的城市建设井然有绪,路面很干净。在一道街上,有很多色彩鲜艳的木刻楞房,是完全木制的俄式房子,从屋檐到窗棂,都画满了各式图案,有的已百年历史了。道路上还可以看到俄罗斯的汽车在行驶,路上、商店、农贸市场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身临其境,恍如在异国他乡,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异域风情的满洲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