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邢台天涯
邢台天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96
  • 关注人气:9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2015-10-22 05:34:37)
标签:

邢台旅游博客

邢台周末旅游群

蔚县古城

蔚县玉皇阁

南安寺塔

分类: 远行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蔚县·玉皇阁

    9月28日早晨,在山西游完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之后,同去的几位朋友买票回家,我独自坐上大同开往河北张家口蔚县的客车(票价54元),经过浑源、广灵,中午到达蔚县县城,开始探访这里的古迹。一下午的时间,走遍了蔚县古城的角角落落,参观了蔚州鼓楼、玉皇阁、南安寺塔、州衙、灵严寺、常平仓、财神庙、真武庙等,傍晚到暖泉古镇住宿。

    蔚(Yù)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境内三山(恒山、太行山、燕山)交汇,一河(桑干河上游壶流河)带绕,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坐落县域东南50里处。蔚县古称蔚州,殷商时期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设代郡,北周宣武帝时始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隋唐时期先后设雁门郡、安边郡、兴唐郡。辽、金、元三朝复设蔚州。明属山西大同府,明王朝与瓦剌部落的战争前沿,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这里。清康熙年间改隶宣化府。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直隶和察哈尔两省,1913年改州为县。1952年改隶河北省。蔚县是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之乡、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城简介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城游览图

    蔚州古城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79年),距今近千年。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是北京以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据清光绪《蔚州志》记载,重建的蔚州古城,城墙周七里十三步,底宽四丈,顶宽二丈五尺,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南西各有城门,没有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阁。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隔护城河吊桥与内城相连,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蔚州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为主干线,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由于特殊历史等原因,蔚州古城曾遭受了一定破坏,目前蔚州古城的南、东城墙已全部拆毁。剩余保存较好的是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约长1600米,高约12米,外有护城河。东、西城门已毁,仅存南城门(景仙门)南门的万山楼和城内文昌阁为97年恢复重建。护城河东、西、南三面基本存在,三门外的石桥仍存。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
    在汽车站前边一条街下车,找到一家饭馆吃了一碗面条(6元),然后沿着大街径直向东走,来到鼓楼前,于是我的游览就从位于古城中心的“鼓楼”开始向北,转过几条街巷,到城北的玉皇阁。由于阴天,照片拍的一般。

    1.鼓楼

   鼓楼位于蔚县古城的核心位置,是通向东南西北四门的枢纽,是明代重筑蔚州城的标志建筑。1997年重修的鼓楼,保留有一段古城墙,上层建筑为阁楼,整体宏伟壮观,气势非凡。至今仍是人们来往通行的重要渠道。没有找到上楼的通道。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南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南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额上“初哉首基”四字匾额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简介标牌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城墙标牌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楼上现为“蔚县文化中心”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洞仍是通道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北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北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从西面常平仓看鼓楼

     鼓楼的选址很讲究。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周房(江西无为州人)到任蔚州卫指挥使,当时经过元末动乱和连年灾荒,社会动荡不安,蔚州城内一派萧条衰败的景象,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到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已呈现出“民气和丰,远近复业,物货流通,井邑繁雄”的局面。从明洪武十年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周房带领百姓挖城壕、筑城墙,大规模的重建蔚州城池的任务基本完成。据清光绪《蔚州志•金石志下》北平杨融所撰的《明创建鼓楼记》记载,在鼓楼的选址上,周房多次勘察,反复和幕僚们协商,最后通过卜卦认为此地甚吉,“得城中央,面势清旷,风气爽垲。”建成后的鼓楼:“画栋卧虹,层檐跂翼,危梯杰槛,四户八窗,铁马敲风铜铎响,月赭垩鲜,元荫遂深,势若凌云,巍然拔起。东瞰沦海,南观紫极,西俯太行,北枕朔漠,气象鼎新,规模宏远,非特为一时观美,实为边隅之保障也。”

    鼓楼门额上“初哉首基”四字匾额的含义。据专家介绍,“初哉首基”四字出自我国第一部解释古代经典字义的训诂著作《尔雅》,《尔雅》的第一篇释诂的第一句就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也就是说,古代文献中的“初哉首基”等字都是“开始”、“第一”的意思。用其作匾额,既含有“天下第一州”的意思,又有“开创基业、继往开来”的意思。

     从鼓楼向北,穿过一条南北街,本想可以到达玉皇阁,但走到尽头却是死胡同。查地图方知,现在的鼓楼与北城玉皇阁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需要往西走一条街,再往北才可到达。路途中观看了几条东西的巷子,虽然处处是现代建筑的居民住宅很多,但其中夹杂的古民居保留的也不少,凡是院落完整、古建有特点的都被县政府编号成为保护对象了。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民居改造成沿街门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前九宅巷李家大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保护标牌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当抱鼓石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当: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抱鼓石)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前帽铺巷的一处民居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观音堂东肋11号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户对:位于门上方的柱形木雕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观音堂东肋11号院(明代)

    2.玉皇阁

   蔚州玉皇阁”,又名“靖边楼”,位于古城北城垣上,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当时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600多年来,玉皇阁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收费10元。

      现存玉皇阁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原有牌坊,现已毁。前院由龙虎殿(天王殿)、东西配殿和正禅房(北)等组成,龙虎殿(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布瓦顶,脊檩下题“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冬朔月旦元吉创立”字样。后院由钟楼(左)、鼓楼(右)和正殿组成。

    玉皇阁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三重檐歇山硫璃瓦顶;外观为三层阁楼,实为两层(第二层楼阁的中间向四外兀突一檐,下设游廊一周);正脊为硫璃花脊,上有文珠、普贤、八仙等砖雕,两瑞砌硫璃盘龙,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下装有兽头,悬挂铁锋,风吹而过,叮当脆耳。中层阁楼有四面游廊,下阁楼有前出廊。整个建筑木架油饰,彩绘为“和玺”、“苏式”图样,梁上钉有长方形木匾三块,分别为:康熙廿二年,乾隆廿九年,光绪廿三年重修匾。进入殿内,玉皇大帝高高在上,两侧仙女伺候。四壁皆是众神壁画,红绿蓝黄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游人顺游廊四顾,北俯壶流河迤逦如带,南眺翠屏山云雾环绕,西顾则山明水秀,东望则村落疏密,山川阡陌,尽收眼底。在城墙上观赏大殿,雄伟壮观,结构复杂,飞檐斗拱,颇有气势。   

    玉皇阁有两处碑林,一处在前院西侧,是县文物部门收集起来的蔚县石碑,有的竖立,有的镶在墙里;一处在后院正殿檐下,是玉皇阁大殿明清重修碑林,有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六年、光绪二十二年、光绪廿三年(两块)和道光廿五后重修碑记,共七通。另外,还有明嘉靖廿二年(公元1544年)山西右参议苏志皋题《天仙子》词(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碑一通,字大如升,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龙虎殿(天王殿)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后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蔚州玉皇阁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历古阅今”、“云蒸霞蔚”匾额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靖边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至尊无上”门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玉皇大帝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鼓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重修碑林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明嘉靖廿二年(公元1544年)山西右参议苏志皋题《天仙子》词碑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北城墙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玉皇阁(西、北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玉皇阁(东面)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建在北城墙上的玉皇阁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城墙上的玉皇阁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从北城墙西北望蔚县,壶流河迤逦如带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从北城墙,北望蔚县城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从北城墙,南望蔚县鼓楼

     3.财神庙
    从玉皇庙西侧的街道往南走,来到财神庙街,见到了财神庙,可惜没有开门。

    财神庙,位于蔚州古城西北部,属明、清建筑。财神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硬山卷棚勾连搭式,通体为九架前后用三柱式,硬山七架梁,卷棚四架梁。平梁上用人字叉手,背檩上绘“八卦图”。殿内地面方砖正铺,东西山墙上绘水墨淡彩,左苍龙,右黑虎。东西山墙后部镶卧碑,东墙2块,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功德布施碑》,嘉庆十五年(1810)《捐办庆云会碑》。西墙上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立凭证碑》。前檐额枋为青绿苏式,和玺彩绘,碾玉装,椽头金虎眼,飞头万字彩绘,其沥粉贴金之多,甚为少见。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财神庙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财神庙(侧面)

    4.真武庙

   财神庙往西没有多远就是真武庙,据说这里收费20元,但没有见到售票的,也就没有进去。在真武庙后面有一座现代建筑:小五台自然博物馆。

   真武庙,位于财神庙街西侧的天门巷内,为明万历五年 ( 公元 1577 年 ) 陇西知县李汝相筹资修建的原李家龙宫 ( 李家宗祠 ) 的部分建筑。李汝相,山东临邑人,为祭祀先祖,他将重建的部分李家龙宫建筑,命名为北极宫,意取众星拱围之所。真武庙现存建筑有过殿和真武大殿,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布瓦顶。真武大殿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出歇山卷棚琉璃顶抱厦供厅,抱厦前有砖砌月台。殿前东南有单檐歇山布瓦顶方形碑亭一座。东西各有悬山布瓦顶配殿一座和单檐一面坡布瓦顶禅房各八间。整体建筑虽为清代重修,但建筑风格仍保留了明代早期特征,是全县最大的一座真武庙。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真武庙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靠街的牌坊建造的如同文庙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过殿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真武庙建在一处高3米的夯土包砖台上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巷子后面的这幢建筑该是正殿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正殿外面有一排碑额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非常精美的碑额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小五台自然博物馆

     5.灵岩寺
     从真武庙转到鼓楼西街,进入一处院落,有座庙宇就是灵岩寺,现在是“蔚县五谷文化博物馆”所在地,天王殿前种植有豆角、茄子地块,作为绿化,还是很有特色的。

    灵岩寺座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及禅房僧舍数十间,分布在一条轴线上。据《大同府志》记载:“蔚州灵岩寺元末毁,国朝正统六年敕赐重建”。现存的天王殿为元末、明初的建筑,单担歇山布瓦顶,面三进三,平面呈方形,殿内无金柱,七檩六架,栏额与普柏枋呈“丁”字形,斗栱为重昂五踩斗栱,转角为鸳鸯交首栱,斗栱之上未用蚂蚱头,皆用齐心斗。梁架上为“雅伍墨”彩绘,栱眼壁内皆绘水墨蟠龙。大雄宝殿为为大明正统六年英宗皇帝敕赐重建,单檐庑殿布瓦顶庑殿顶,面五进四,五架梁前后均出前步廊,檐下四周置五踩斗栱。殿内置精美天花和斗八、斗四藻井。天花上彩绘“佛教八宝”、“飞鹤”、“花卉”图案。藻井三座,顶内绘彩龙。殿内栱眼壁内绘水墨蟠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前檐下置五抹落地隔扇,为三交六碗菱花心。整个建筑藻井华丽、彩绘精细、殿宇辉宏、气势雄伟。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天王殿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天王殿,气势非凡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供奉着炎帝神农氏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大雄宝殿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旁边是蔚县影剧院

    6.常平仓
    蔚州常平仓,位于蔚县城鼓楼西侧,是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常平仓旧名“丰豫仓”,始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东西宽70米,南北长110米,四周高墙。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有仓房11座,共55间,盛时储粮3.5万石。现存仓房仅四座,包括东西二仓、东西二廒,皆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另外,还保留有一座仓神庙和戏楼。2006年,常平仓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大门口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东正仓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匾额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东廒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西正仓、仓神庙与大石碾子

    7.古城南门:景仙门

   从鼓楼南行,是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到尽头便是南门所在地。南门往东是蔚县剪纸一条街,汇集了众多的剪纸商店(加工厂);往西是蔚县古玩城。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百货大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劝业商城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旧城南街的“文蔚书院”门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内墙壁墙体碑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南城门,景仙门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南城门,万山楼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玩街

     8.南安寺塔
     从古玩城牌坊往西走不多远,就会看到高高矗立的一座塔,直插云霄,那就是位于塔巷街的南安寺塔,是古代蔚州的标志性建筑,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南安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辽代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5年)重建,有正殿三间、左右隅正房各一间,东南下房各两间,山门一座,曾题额“古南安寺”。   
    南安寺塔,平面八角形、8面、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2.1米,重建于为辽元庆元年(公元1111年)。古塔整体被分为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塔基高2.5米,为石条叠砌须弥座,塔座砖砌八角形,正四面浮雕篆字,塔下层稳中有降隅浮雕,形门,门楣上浮雕二龙,格心三交六碗棱花,余四面雕盲窗。塔身置于莲花座中,宛如一枝莲花托起,十分美观幽雅。塔身第一层较高,各隅皆有塔柱,四周相间设拱形隔扇门与小窗,顶部雕盘龙,盘龙之上又有砖斗拱。二层以上变低。各层都悬有铁马,微风吹过,叮咚有声。塔顶雕饰莲花,承托刹身。此塔上下浑然一体,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有意思的是,民国15年(1926年)直奉军阀混战时,南安寺塔身东侧第1-3层曾被炮弹击中,现在还依稀可见修补后的弹痕印记。南安寺塔在2010年被盗过,也恰恰因为被盗一座隐藏在塔底深处的地宫才被人们发现,地宫不算大,四壁布满壁画,被盗走金塔、银塔、木塔各一座以及一些其它的文物,所幸后来被追回。在南安寺塔下的院子中(现为民宅),有一处剪纸作坊名曰“喜花剪纸厂”,每天人们就从古塔下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显得很有生活气息。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玩街上看古塔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南安寺大门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南安寺塔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塔顶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塔基、塔座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浮雕很美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浮雕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铁风铃摇动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远望古塔

    9.蔚州署

   蔚州署,又名古州衙,位于蔚县城州署前街,南安寺塔西北角,始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重修。复建的蔚州署按照《蔚州志》记载,坐北朝南,共分东、西、中三路。蔚州署占地面积46亩,院落18处,拥有房屋297间。蔚州署现有展厅31处,文字及图片展板300余块,展出馆藏各类剪纸作品及其他文物藏品8000余件(幅)。这里是收费的地方。围绕着外墙走了一圈,北部可见一座新修的塔,东部南北大街上有一个门开着,看见一处清代古戏台。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蔚州署南门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门前有个大广场,是蔚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地方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宣传牌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蔚州署北围墙外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北部的仿古塔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从东围墙看州署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一处展厅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古戏台

    10.中国剪纸一条街

   剪纸一条街,位于县城南关环岛东侧,古城与新区交接处,是首个全国剪纸集散地。街内有全国剪纸精品展和蔚县剪纸商户个体展两个展区。全国剪纸精品展面积2700多平方米,收集了全国27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41个剪纸非遗传承地、160多位艺术家的1200多幅作品及来自国际十个国家的精美剪纸。20多位蔚县剪纸大师在此进行剪纸创作、展示、销售。两个展区与仿古牌楼和蔚县剪纸一代宗师王老赏雕像一起,组成了风情独特的中国剪纸第一街。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剪纸一条街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剪纸宣传画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南城门东侧环岛公园

    由于要晚上赶到暖泉古镇住宿(鼓楼南行一条街上有去暖泉古镇的公交车,票价3元)加上下雨,没有能到南关外游览释迦寺,县城内有些地方如城隍庙、文庙等也没有到达,更没有时间去14公里外的重泰寺,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去游览。

蔚县访古(一)蔚州古城
大同到蔚县的长途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