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岳恒山游记

(2015-10-20 23:09:00)
标签:

邢台旅游博客

邢台周末旅游群

恒山游记

恒山悬空寺一日游

曲阳北岳庙

分类: 远行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

     游览完悬空寺,乘车穿过“恒山隧道”,经过“恒山水库”,6公里的路程,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恒山脚下的山门停车场。给司机说好,我们不在山脚下爬山,那样要走5公里的环山公路,而是直接把我们送到半山腰的停车场,也就是有张果老倒骑毛驴塑像的地方。不巧的是,刚上去,天空便下起刷刷细雨。为了避雨,我们先吃了一碗面条(10元)。在五岳中,除了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外,其他都已去过。今天来到恒山脚下,怎么也得看看。于是,我们便冒雨上山。

     “北岳”,自古以来是指河北保定曲阳西北的大茂山(位于今河北省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原本跟山西浑源县的“恒山”(原名“崞山”、“玄武山”)没什么关系。中国的五岳是古代山岳祭祀文化的产物。上古时期的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十分肤浅,产生万物有灵的观念。出于对这些“神灵”的敬畏,采用巫术礼仪来祭祀山川、河流及部族图腾,以祈福禳灾、趋利避害。国家形成以后,这种祭祀被赋予一定的政治内涵。尤其是从西周开始,“敬天保民”作为统治思想被代代相传,作为国家祭祀礼仪的一部分,封禅祭祀大山成为帝王们昭示君权神授、宣扬文治武功,以威服四方、教化臣民的一项重大政治活动。最早记载山岳祭祀的是孔子编订的《尚书》,记载:“(舜)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也就是说,在舜帝时,只有四岳,他在十一月巡狩北方朔时祭祀了北岳。此后,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中首次提到五岳,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也提到五岳。汉武帝时,国家正式创立五岳祭祀制度,并于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在保定曲阳县始建北岳祠。到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皇帝郑重颁布诏书,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安徽天柱山(隋朝改为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此后的历代史书、碑刻等典籍,均明确记载古代帝王亲自或者派遣礼臣祭祀曲阳的北岳庙。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时,还没有北岳之名。但在明朝中叶以后,不断有人提出改祭北岳于山西浑源的玄武山。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兵部尚书马文升上奏朝廷,建议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玄武山,理由是:一、曲阳大茂山在北京的南方,不可以称为“北岳”,在这里祭祀北岳与方位不符;二、宋朝时,云中地区(也就是浑源所在的大同)为金国占有,朝廷不得已才在曲阳祭祀北岳恒山。这一建议遭到礼部尚书倪岳的驳斥,他引经据典地指出,在曲阳祭祀北岳是汉代以来的定制,而在浑源祭祀北岳则没有任何记载。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山西大同巡抚胡来贡再次上奏,以从北京到曲阳交通不便为由,建议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遭到礼部官员沈鲤等大臣的坚决反对,改祀又被驳回。但就在这一年,朝廷还是做出了“改封山西浑源玄武山为北岳恒山”的决定,大茂山失去了北岳恒山的封号。但这个决定只是把北岳的主峰从河北大茂山改封到山西浑源玄武山,国家祭祀北岳仍在曲阳北岳庙举行。直到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七月,刑部官员粘本盛上奏朝廷,建议将北岳祭祀地点由曲阳改为浑源,理由同明朝的马文升、胡来贡如出一辙,顺治帝批准了“移祀北岳于浑源”的奏章。至此,三千多年来在曲阳祭祀北岳的历史被彻底改写了。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先后实地勘察了曲阳和浑源,又查阅了大量史料,写成《北岳辨》一文,指出:在曲阳祭祀北岳,自古而然;五岳是西周时期以中原版图确定的,历朝历代从没有因为京城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五岳,也就是“改都不改岳”,比如西汉、唐朝都建都长安,并没有因为西岳华山在长安以东而改封;再说,山西浑源恒山也不在北京之北,而在北京西南。但是不管怎么说,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已经是一个历史的无奈。

北岳恒山游记
浑源恒山水库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半山腰的停车场

北岳恒山游记
停旨岭村,真武大帝庙宇建筑群
北岳恒山游记
张果老倒骑毛驴塑像

北岳恒山游记
导游图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庙宇群地图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城南。恒山山脉始于太行山,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西南东北向绵延五百里(横跨今山西宁武、朔州、代县、应县、繁峙、山阴、浑源、灵丘等县),号称108峰,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与翠屏峰东西对峙,浑水中流,位置雄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恒山作为道教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时,杨业父子在这里以险据守,抵抗外族的侵入。恒山风景区以道教庙宇众多为特点,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上山门票也分为进山门票20元和庙宇门票30元。我们这次正值世界旅游节,只免去了进山门票。

    从半山腰停车场出发登山,一路都是台阶路,而且石阶非常工整,大小长度、厚度规制统一。上山回来大约3小时即可。

    刚开始登山雨下的很紧,游人纷纷下山。没想到当我们走过金龙口、大字湾、虎风口、果老岭之后,雨停了,雨过天晴。顿时,恒山周边云雾缭绕,放佛仙境。

    1.步云路、大字湾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大字湾
北岳恒山游记
从停车场看恒山
北岳恒山游记
迎面山体刻着巨大的“道”字,显示此山为道教名山

    2.虎风口,悬根松

   沿步云路上行至一华里,便是“虎风口”,据说刮风的时候像老虎吼。不远处屹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曰“悬根松”,所以此处又称“虎口悬松”,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北岳恒山游记
虎风口,悬根松

    3.果老岭
    穿过悬根松,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许多蹄形的小圆坑,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道,经常骑一白驴出入恒山,天长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踪,至今仙驴蹄迹依稀可见,后世人习惯地称这段路为“果老岭”,也称“果老仙迹”,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北岳恒山游记
果老岭

北岳恒山游记
果老岭
北岳恒山游记
山下风光

北岳恒山游记
山下风光
北岳恒山游记
路边有块鳄鱼石
北岳恒山游记
路上并没有发现张果老驴脚印的痕迹

    4.“人天北柱”牌坊、马神殿

   峰回路转之时,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过牌坊,穿马神殿,到接官厅。

北岳恒山游记
“人天北柱”牌坊
北岳恒山游记
马神殿
北岳恒山游记
马神

    5.苦甜井

   在接官厅旁是一座四柱木结构方亭,名曰玄井亭,这便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内并列两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质大相径庭。一口如甘似露,清凉爽口,一口奇苦浑浊,难以下咽。明代诗人曾留下这样的诗名: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别有天。后来,苦井被填没,现仅存甜井一眼。 

北岳恒山游记
苦甜井
北岳恒山游记
苦甜井碑

北岳恒山游记
秋色渐浓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游记
远望北岳“恒宗殿”北岳寝宫(正宫)

     6.庙宇群:九天宫、纯阳宫

    恒山“九天宫”,又称“娘娘庙”。正殿内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诸神象。两旁建有配殿和钟鼓楼,整体结构对称。明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赐给北岳道经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派遣御马监白忠专程从北京护送到恒山,神宗勒渝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亲笔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宫内。

     九天宫平行的还有“纯阳宫”,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三面有廊,插木入山为基,上铺龙骨作面,下用长短不等的木材支撑,内塑吕洞宾,柳仙等神像。纯阳宫东南不远是“十王殿”,殿内正中塑汉化的地藏王菩萨,左右分开塑十殿闫君神像,主管人世间生死轮回。 

北岳恒山游记
纯阳宫
北岳恒山游记
九天宫

北岳恒山游记
山下风光

    7.恒宗殿

    从九天宫右转上台阶,经过几个转弯就来到恒宗殿庙宇群。恒宗殿,亦名贞元殿,又名元灵宫,俗称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都御史刘宇奉孝宗皇帝御旨兴建。大殿位于天峰岭半崖峭壁间,这组建筑群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恒宗殿是一座单檐双下昂五铺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进深三间,面宽五间,殿身崇高,用材硕大。大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头戴天冠,身披朱绫,目光微启,端庄沉静,一派帝王气概。两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将,高达丈余,置身朝殿,如赴金銮,令人诚惶诚恐。

    恒宗殿殿西侧,置一块状如古磬的青石,以石击之,声震幽谷,酷似雄鸡鸣叫,称为“金鸡石”,为恒山又一奇观。从朝殿向东远望,在翠壁丹崖处,有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动下犹如绵羊吃草,别有情趣,称为“玉羊游云”。与“金鸡石”并称“金鸡玉羊”,为恒山十八景之一。有诗云: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南衡龙书蛇篆,北恒金鸡玉羊。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的石台阶很规整

北岳恒山游记
一棵参天大树(油松)

北岳恒山游记
好友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
北岳恒山游记
云雾缭绕
北岳恒山游记
天蓝云白
北岳恒山游记
山下风光
北岳恒山游记
半崖处庙宇群
北岳恒山游记
飞檐
北岳恒山游记
依山而建的庙宇
北岳恒山游记
云雾下的庙宇
北岳恒山游记
一桶康熙年间的石碑
北岳恒山游记
清代碑林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庙恒宗殿(贞元殿)

北岳恒山游记
恒山风光
北岳恒山游记
金鸡石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游记
从紫芝峪也可以到恒宗殿
北岳恒山游记
去恒宗殿石阶

北岳恒山游记
高悬于飞石窟南崖的“一德峰”

     8.会仙府

     恒宗殿西北上方有“集仙洞”,依崖建有“会仙府”古建筑群。主殿会仙府坐北向南,面宽三间,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内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禄寿三星,两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会仙府东建有“玉皇阁”、“御碑亭”。“御碑亭”是一处八面出廊,四面有门窗的八角单檐尖顶建筑,亭中竖高三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个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

    会仙府四周悬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昆仑首派”等历朝历代各种书体,笔划如椽,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北岳恒山游记
会仙府庙宇群

北岳恒山游记
会仙府
北岳恒山游记
玉皇阁
北岳恒山游记
御碑亭 

北岳恒山游记
康熙皇帝御题“化垂悠久”碑
北岳恒山游记
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北岳恒山游记
摩崖题刻“万木阴森”

北岳恒山游记
“集仙洞”,摩崖题刻
北岳恒山游记
“集仙洞”
北岳恒山游记
摩崖题刻“苍翠常新”
北岳恒山游记
摩崖题刻“夕阳近照”

北岳恒山游记
“琴棋台”上

   9.登顶

   过“凌极门”,顺“通元谷”沿阶而上,经过几百级直上的台阶,登上了海拔2017米的恒山主峰“天峰岭”。天峰岭在五岳中海拔高度仅次于西岳华山,排行第二。天峰岭顶上有国家测绘标记石碑。

北岳恒山游记
通元谷
北岳恒山游记
凌极门
北岳恒山游记
登顶途中
北岳恒山游记
“恒宗极天”
北岳恒山游记
攀登恒山留影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游记
高高的石壁
北岳恒山游记
一对松柏
北岳恒山游记
眺望“翠屏峰”和恒山水库
北岳恒山游记
俯瞰恒山水库
北岳恒山游记
“翠屏峰”和恒山水库
北岳恒山游记
一棵孤树
北岳恒山游记
需要登上几百级台阶

北岳恒山游记
台阶直立
北岳恒山游记
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岭”顶国家测绘地理标志碑2007年
北岳恒山游记
山顶风光

   下次从恒山北坡登山。过去登恒山都是从浑源县城南的恒山北坡开始,只是有一年发生森林大火,登山口才改到南坡。在恒山北坡,多年来浑源人修建了完善的上山台阶路,近年来这里成为县城人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北岳恒山游记
浑源县城
北岳恒山游记
第二天9月28日,路过浑源县城,恒山云雾非常壮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