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创始人李耳(老子)在他的名著《道德经》里说过一句名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的, 在如今这个繁复的多元的社会里,总会有一些人遵从自己的内心,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负初心,不负韶华,不负自己。窃以为,陕西知名诗人、画家刘晓景女士就是这样的人。
我是在两年前的一次文艺活动中认识刘晓景女士的。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性请沉稳而宁静,气质高雅而随和,身上有一种知识女性的独特风韵。虽然是临近花甲之岁的人,但她却很显年轻,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记得那次和她交谈,只要一说到诗书画,她的眼神中就会透露出光彩与激情,话语间能感受到她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定。再后来,随着交流的逐渐增多,我对刘晓景女士的情况便有了较多的了解。
刘晓景女士自小受父亲的熏染挚爱于艺术。她的父亲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一曲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催人泪下,一曲《赛马》能激起好多人的精神与斗志。虽然父女俩同样具有艺术天赋,但刘晓景女士的艺术爱好更多地表现在对诗画的静态感悟上。2017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刘晓景女士的个人诗集《在落花深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是她追求的艺术境界,多年来她孜孜不倦,在大自然中汲取灵气,用诗意的感官听山水之禅音,闻花鸟之幽香,在画中取静,在静中寓诗。
中国古代就有诗书画不分家的说法,许多诗人兼擅书画,尤其是被誉为“诗佛”的唐代大诗人王维,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刘晓景女士就是像王维一样驰骋在诗画领域的人。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是语言的娇子。 刘晓景女士的艺术生涯是正是从诗入手的,她擅长写古体诗和现代诗。她的诗,句句含情,意境深远
,每一行诗句都是心灵的低语,而她的每一幅画都扣人心弦。
中国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自然生活,抒发于精细笔法,兼工带写,往往给人以旷然自适、清新恬淡之感。刘晓景女士作为一位主攻花鸟的画家,她的作品充满了诗意,体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在思想上引发观者的共鸣。可以说,她的每一幅画都氤氲着朦胧的美感形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文如其人,画如其风。刘晓景女士的画作如同其人,高雅、脱俗。绘画是一门写心的艺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修养、不同的悟性,这些总会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展现出来。所以艺术家和她的作品是相融相通,不可割舍的。刘晓景女士是一位把灵魂蝶化成诗墨的艺术家,天赋高,悟性好,人品高洁,学养深厚,正如其画。她始终在追寻内心世界与笔墨形式之间的天然默契,寻找达到默契的悟性和灵感。她深受中国禅意文化的影响,画作禅思妙理,意味深长,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境,她颇具艺术天赋,涉猎面宽,可谓琴棋书画皆能。她以闲笔钩月,清风涤尘之意,花开成诗,花落成画,用素简入世、禅心无尘之境界诠释着她的艺术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