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类的一切艺术都是相通的,这话无疑是对的,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觉得不同的艺术门类还是差别甚大的。就拿书法和文学来说,二者虽有相通之处,但差别还是很大的。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横平竖直彰显华夏风景,一撇一捺尽显炎黄精神,它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而文学,它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用语言文字来展示作者的才情和心路历程以及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文学和书法都是艺术,但在中国古代,文学要比书法出现得更早一些。在古代中国,书法属于文学的要素之一。如果要打个比方来说,那就是:文学是月亮,书法是月光;文学是花朵,书法是花香。
如今,许多作家都是一手搞写作,一手搞书画,其中不乏在文学和书画上都搞出了大名堂的人。陕西省就有这么一个著名作家,他是享誉全国的散文大师,同时又是一个在书法创作上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他就是著名作家陈长吟先生。
陈长吟先生的老家是陕南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1955年7月出生于西安市。1980年从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汉江文学》主编,安康地区作协副主席。从1991年10月起,他调到西安市工作,曾在西安市文联主办的《美文》杂志供职多年,后又调到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
陈长吟先生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他的散文作品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三十年突出贡献奖等大奖。迄今为止,他已经公开出版了18本书,主要是散文集。
我和 陈长吟先生 是校友、系友,我俩都是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的,他既是我的学长,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那时的我正在读高中,我就多次在学校的报栏里看过他发表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西安晚报》等省内外报刊上的散文佳作。从那时候起,我就很喜欢阅读他的散文作品。我虽然久仰他的大名,但第一次见到他,并和他畅聊散文创作之道,却是在2015年4月间的事了。
2015年4月的一个中午,在陕南安康市市区江北片,正是柳丝轻拂、燕语呢喃的日子,从市区中心缓缓流过的汉江河水清澈得如同耀眼的绿色绸缎,我和一些家居安康市区的文友们在汉江边的一个城中村里的一处农家乐大院参加了一个聚会,聚会的主题是欢迎著名作家、书法家 陈长吟先生回到家乡和文友们交流。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在中国散文界大名鼎鼎的学长。他看上去非常儒雅谦和,清癯的面容,平和的仪态,丝毫没有一个名家的高傲和做作的神情。
我在和陈长吟先生握手的时候,向 他做了自我简介。他在听说我是他的校友和粉丝之后,微笑着朝我点了点头,说:以后多联系,互相学习。一听他的话,我赶忙说:您太谦虚了啊!您是咱们陕西师大中文系的骄傲,也是咱们母校的光荣!应该是我要多向您学习,多请您指导才对。
记得在那次聚会上,陈长吟先生主要对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家居安康市区的文友们畅谈了他对散文创作的体会和看法。他告诫我们说:小树坚持长,才会慢慢长成大树;小溪不断的流,才能汇入江河中。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定要坚守艺术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头有责任,文中才会有天地;胸中有大义,笔下才能有乾坤。在写作上一定要有奋斗目标,要相信自己,水以长流乃称远,山因直上而称高。只要找准自己的路数,攒足劲儿往前走,生活总会打开更多的门。在写作散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大散文观念,就是要回归传统,弘扬散文气魄。大散文不仅仅是指题材范围广,也不只是指视角、写法多,更多的是指作者本人的思想的博大精深,这当然不是说作者要一味地进行宏观的思考,而是要提升思考的质地和质量,是精神格局的宏大。……
记得在那次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陈长吟先生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毛笔、墨汁和宣纸,给我们几个文友每人写赠一幅字,而能得到他的墨宝,于我们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轮到他给我写字的时候,我有点忐忑的对他说:陈老师,咱们是校友、系友,我想请您多给我写一幅字,好吗?他爽快的答应了。然后,他现场挥毫泼墨,给我写了两幅字,一幅是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一幅是写唐代的一个不太有名的诗人王适的一首诗《滨江梅》。这两首名诗的内容都与汉江有关。我想,诗言志,陈长吟先生的家乡在汉江边,他写这两首诗歌,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热爱家乡、情系桑梓的赤子情怀吧。
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说过一句名言:心正则字正。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书者本人的精神理念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
。陈长吟先生是一个淡泊名利而又厚积薄发的人。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既不与虎谋皮,又不与鼠为伍,做人的“根性”是正直的和合与善良。他写赠给我的两幅书法作品,内含正气与理性,其中章法的不落俗套、用墨的浓枯对比、布局的大小错落、遣字的行草相兼、行笔的自然有致,都给我一种挥之不去的无穷美感。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名诗《长吟》,末尾一联是:“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表达了他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境界的志趣,陈长吟先生正是具有杜甫那样的“长吟”精神,才在文学和书法上取得了累累硕果,所谓天才出自勤奋,所有的精品都是心血的结晶,这些于他身上体现得很准,而这,正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也是他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