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烟种瑶草,落日满秋山(原创)

(2021-02-27 13:26:49)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有许多画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深入生活,坚持扎根人民,广泛运用和提炼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以充沛的热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反映时代特征,再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践行创作精神,不断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生活厚度的美术精品。著名画家李晖先生就是这些画家中的一员。
    李晖先生是江西省丰城市人,出生于1964年11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丰城市是一个有着近150万人口的县级市,置县已有两千多年,古为干将、莫邪宝剑的藏地,以故又名“剑邑”;丰城市还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洪州窑的故乡。在丰城市,有剑文化、瓷文化、水文化、书院文化和古代建筑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称得上是一块厚重而神奇的土地。她怀抱着万箩筐璀璨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子孙,培养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李晖先生的父亲是一个画家,他自幼跟着父亲学画画,春去秋来,耳濡目染,遂得丹青之妙。他的父亲在艺术才能的培养和个人品格的形成上给了他极大的影响。他毕生都牢记着父亲对他的教诲:一个画家要想画出好作品,必须立足于平日的积累,要坚持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和思考。要有独特的视角,要在学习画坛前贤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一个画家,只有浸淫各种艺术形式,才能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感知美、理解美、表达美,从而创造美。正是有了父亲的精心栽培,加上自己的勤勉奋斗,李晖先生才融心于丹青,爱画入骨髓,遂见小桥流水、流云丹霞,耕烟种瑶草,落日满秋山。他知道,搞艺术的人必须要有宗教徒一般的虔诚、有劳模一般的勤奋,有诗人一般的丰富情感,有哲学家的思辨头脑和运动员一般的健康体魄。
    四十多年来,李晖先生始终秉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不断游览名山大川,不断求教于画坛高人。为了画画,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坚持静心研究艺术规律,坚持遵循中国画的传统,在创作中将情感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融入伟大的华夏文明,在国画的传承开拓中,创造出丰厚而独特的笔墨语言。他的画作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逐渐深化的过程,从写实到意象,从意象到表现主义甚至到抽象。凡是仔细品读过他的画作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画作能细致入微的捕捉到现实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美,能感受到他的笔墨间蕴含着对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敬仰和博爱,人们从中也会感受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而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我很喜欢品读李晖先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我感觉他的山水画不但清而厚,而且色彩极为丰富,其线条飘逸洒脱,正所谓含刚健于婀娜之中,给我的印象是清韵秀丽,雅腴灵秀。他把接近原野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使画面的色彩与层次感立体和丰富了起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气韵,显示了苍茫的力量,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他的花鸟画色墨相融,挥洒自如,清新自然,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书卷气,充满着诗歌一般的浪漫和空灵,寄托着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李晖先生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他 特别喜欢这样一句哲言:“沉甸甸的稻子会低头,干瘪瘪的稗子才昂首”。他从不以“名家”自居,成功和成就对他来说不是终点。他总是喜欢将以前抛在身后,始终自觉守护着作品的文化人格和艺术品格,创作不懈,探索不止,不断超越着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