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君燕的练习册
张君燕的练习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55
  • 关注人气: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衢州晚报》:有约

(2024-09-16 08:55:33)

有约

张君燕

  一大早,一向爱睡懒觉的侄子就洗漱完毕,坐在阳台上反复擦着一双洁白的运动鞋,一边擦一边轻声地哼着歌,一点都没有被人扰了觉后的不悦。太阳难道打西边出来了?听到我的打趣,侄子笑了,满脸的兴奋和期待:“我和几个同学商量好了去郊游,这是老妈第一次放我独自出去呢。”

  哦,原来是有约呀!

一直觉得与人有约是一件很美好很浪漫的事情。原本可以互不干扰、各行其是的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因为同一个由头而自发地在同一时间联系到了一起,然后做着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快乐的呢?

  最早接触到“约定”这个概念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课文内容讲的是宋庆龄儿时的一个小故事,父亲要带全家去伯伯家里玩,但宋庆龄和一个朋友约好要在家里教朋友叠花篮,便坚持独自留在家里等朋友,最后朋友似乎有事没有来,不过宋庆龄说自己并不难过,更没有后悔,于是大家都称赞和表扬宋庆龄守信。

  可能在大家看来,这种守信的本身似乎带着一点牺牲的意味,毕竟因为等朋友而错过了去伯伯家玩耍的机会。但我觉得这样的猜度太过一厢情愿,也许在等待朋友来的时间里,她不止一次地想象着朋友如约而至的快乐,心情自是雀跃的、期盼的。这种喜悦以及守约的充实感足以抵消朋友未至的失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新月初升的傍晚,在绿丝飘摇的树下,单是想起有人与你相约这件事就会让人忍不住沉醉;“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定的友人过了半夜还没来,信手拈起棋子独自推敲,不知不觉灯花都落了。你看,等待也可以这样气定神闲,没有丝毫的焦躁和不耐烦,甚至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忘记了自己在等待,心里只是充盈着与友人“有约”的那一份惦念和欣喜。

  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通过朋友与初恋女友约见。为了这次相约,盖茨比前一天就让人修剪了朋友家的草坪,用鲜花把朋友家装扮成了一个花房,简直恨不得把全世界的花都搬到这里来。这种对“有约”的期待和紧张在初恋女友快要到来时达到了顶峰:本来早早就在等候了,却在初恋女友推门时逃脱,然后淋着雨从外面进来装作自己也刚刚到。真的见了面倒也未必太紧张,最让人五味杂陈、柔肠百转的是得知“有约”,却又“未约”前的那一段时光,那是独属于自己的,也只能自己去品味。

  读过杨槐写的一首诗:如果你下午四点来看我,我早上七点就起床,半个小时用来洗脸、刷牙、洗头发,半个小时用来剃须、擦鞋、整理着装……这一天我就什么都不干,虚度光阴,静静地等你。——这种“有约”的甜蜜和喜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衢州晚报》2024年9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