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君燕的练习册
张君燕的练习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55
  • 关注人气: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公报》:乡村消夏

(2024-07-21 17:02:03)
乡村消夏
张君燕
     夏日炎炎,太阳如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村庄、草木、庄稼、河流,仿佛凝固住了,一动不动,就连树上的蝉也一时失了神,忘记发出响亮的鸣唱。万物裸露在天地间,无从躲避,勤劳智慧的农人却在千百年来与自然的共处中,摸索出许多消夏纳凉的好办法。
  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少不了一口水井。盛夏,从井里打上一桶“井拔凉”水,咕咚咕咚灌几口,真的是拔凉拔凉,从嗓子眼直冲而下,驱赶出身体里的燥热,用清凉取而代之。若是趁着旁人午休,脱了外衣,将一桶“井拔凉”水兜头浇下,那就更是一种霸道的享受了,整个人会不由地打个激灵,感受“冰与火”瞬间转换的刺激。
  在金圣歎所列的人生三十三件快事中,夏日吃瓜位列十七。乡亲们自然不会无视此等享受,早就将西瓜悬于井水中浸泡,只待西瓜吸饱了井水的凉气后,取而食之。正所谓“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绿沉”二字,无关西瓜之形色,而是指西瓜沉于井水这个步骤。凉甜爽口,丝丝入心,果真是不亦快哉。
  李白在《夏日山中》里说:“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盛夏酷热难耐,于是前往深山老林避暑,躺在浓荫树下,摘除头巾,任凉轻拂肌肤,无边自在。宋代词人叶梦得也有类似举动:每旦起,从一仆夫负榻,择泉石深旷、竹松幽茂处,偃仰终日。在泉水深流、竹松茂密的地方一躺一整天,想想就觉得凉快、舒坦。乡亲们肯定没有仆人,但在山里找一处纳凉之地轻而易举,人们享受的那份清凉与閒适也一点都不比文人墨客少。比起恣意洒脱,乡亲们可能更胜一筹──乡亲们长久在此生活、劳作,这本就是属于他们的主场,自然更加自在随意。
  乡村里不乏池塘,而最能代替夏日的一种花无疑是池塘里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单单是看着那一池的红花绿叶,就让人赏心悦目、心平静气。傍晚时分,閒坐柳池荷畔,赏荷花摇曳,观小鱼啄食,别提有多惬意了。主妇们常采莲蓬给孩子们吃,清香、爽口,暑气顿消。奶奶煮粥时,会在粥里加一些新鲜的荷叶,煮出来的粥自带一层淡淡的绿色,细细品味,还有荷叶的清甜。喝一碗荷叶粥睡去,梦里也是一片清凉。
  爷爷是一名乡下的教书匠,但农田里的活一点也没有落下,他常说自己首先是农民,其次才是教书先生。对于消夏这件事,爷爷自有自己的方式,他常常手捧一卷书,坐在窗下静心读书。每当我们问爷爷不嫌热吗?爷爷总是笑笑说:“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怕我们听不懂,他会接着说一句:“心静自然凉。只要心无杂念,自然就会感觉窗边清风徐来。”
  后来当我知道爷爷口中吟诵的是白居易的诗时,我也领略到心静自然凉的含义,同时也在瞬间明白爷爷当时说的另一句话: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夏天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越热,庄稼才能生长得越快。原来,那些裸露在天地间的植物,根本不用躲避,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正欢快地勃发、成熟。
《大公报》2024年7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