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接受批评的能力
(2024-06-25 17:12:58)
毕荩臣是明代太医院名医。因为幼时家庭贫困,毕荩臣入塾读了一段时间书后便辍学,后来拜当地名医刘南川为师学医。毕荩臣悟性高,又肯吃苦,很快就从一众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刘南川的得意弟子。
这日,刘南川宣布毕荩臣可以出师了。在此之前,刘南川带着他为患者诊治,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众多师兄弟都向毕荩臣表示了祝贺,毕荩臣也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他原以为自己可以得到父母的祝福,至少也会为他感到高兴,没想到父亲却冷冷地说:“世上良医极少,庸医却一抓一大把,但愿你能成为救死扶伤的良医,而不是祸国殃民的庸医。”
面对父亲兜头泼来的冷水,毕荩臣的心里特别难受。如果是别人这样说就算了,可父母是他最亲的家人呀,这实在太让人心寒了!刘南川察觉到了毕荩臣的异样,问他为什么闷闷不乐?毕荩臣没有隐瞒,如实相告。“父亲的话太重,伤害了我的热情和积极性。”毕荩臣摇头叹气,满脸失望。
“他说的话确实很严厉,但你没有必要太过伤心。”刘南川看着毕荩臣说,“从明天开始,你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夫,很多人的健康和性命都将交付于你手上。你肯定要面临更严厉的监督,也包括更苛刻的批评。父亲的严厉只是一个开始,你把它当成一个提醒,让自己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批评,不是一件好事吗?”
听了刘南川的一番话,毕荩臣释怀了。此后因为始终保持着父亲对自己的警醒,毕荩臣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而且为人厚道,医德高尚,最终成为百姓们交口称颂的良医。
《第二课堂》2024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