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想多与想少
(2024-05-19 11:07:47)
卢梭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教育家。十三四岁时,卢梭到一个雕刻匠的工作室里当学徒。在打杂之余,卢梭阅读了大量杂乱的书籍,由此对万事万物产生了很多思考。
一次,雕刻匠即将完成一件作品,因有急事出门,于是交待卢梭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卢梭点头答应。然而,来到雕刻室后,卢梭却傻眼了,工作台上有好几件雕刻作品,都即将完工,只是剩下的活计各有不同,卢梭不知道雕刻匠说的是哪一件。慌乱之中,卢梭顺手拿起离自己最近的那件开始打磨。没想到,卢梭搞错了,被雕刻匠大骂一顿,最后告诉他:“下次做事之前多想想。”
几天后,雕刻匠又临时有事外出,把扫尾的工作交给了卢梭。卢梭这一次谨慎了许多,认真打量、比对工作台上的作品,生怕搞错。结果,在雕刻匠回来时,卢梭仍在纠结,还没开始干活。不出意外,卢梭又挨了一顿骂,雕刻匠大声说道:“傻子,你想太多了!”
当时,卢梭觉得雕刻匠蛮不讲理,是在故意为难他。很多年后,卢梭才突然明白,看似是借口的指责,却是非常宝贵的人生指导。
不加思考,无法准确地做好一件事,而想得太多,同样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事。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年12期
前一篇:《演讲与口才》:不必证明
后一篇:《演讲与口才》:两年与两分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