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那些骑自行车的日子
(2023-11-04 09:58:15)
整理旧物时,翻到一本老相册,里面竟然有一张我小时候和父亲的合影。照片上,父亲斜跨在一辆崭新的老式自行车上,我坐在横梁上,哥哥坐在后座,相同的是我们三个人脸上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掩饰不住的快乐和兴奋。我莫名地被这个笑容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思绪也回到了那些骑自行车的日子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农村最流行也最实用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家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是当时最普遍的“二八”自行车。当时不懂“二八”是什么意思,父亲告诉我,“二八”指的是轮子的直径,就是说我们当时买的那辆自行车的轮子直径是28英寸的,算是比较大的一种了。这种自行车外型大,承载量也大,载人载物都非常方便。很多时候,父亲骑车,哥哥坐在前面的横梁上,母亲抱着我坐在后座,一辆自行车就解决了我们全家出行的问题。
大一点的时候,我们不再甘心乖乖地坐在后座上,急着体验一下“驾驶的快感”。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很艰难,对于七八岁的我们来说,“二八”自行车过于高大,甚至连扶都扶不稳。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一个个学会了骑自行车。当然,摔过多少次跤,流过多少次泪,被同伴们嘲笑过多少次,就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了。
有段时间,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还处在“初学者”的狂热中,每天下午放学都迫不及待地骑上自行车和伙伴们一起去疯玩。当时,一个小伙伴因为胆子小,迟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便央求我载着他一起去。其实我自己都还骑不稳呢,载人可能更不行,但虚荣心和一点小小的优越感让我满口答应下来。结果,在一段下坡路时,我没有扶稳车把,我们两个人连人带车翻滚下来,膝盖和胳膊的很多处都擦伤了。但在摔倒的那一瞬间,我们顾不上疼痛,而是第一时间跳起来,并慌忙向四处张望,确认没有人看到我们摔倒才放下心来。然后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文化商丘》2023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