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在家里安放一张书桌


在家里安放一张书桌
张君燕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庭条件有限,但在学习上父母总是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我们一家人住在两间平房里,父母一张床,我和姐姐一张床,中间用帘子隔开就算两个卧室了。其余的空间还要摆放一些家具和生活必需品,完全没有剩余的地方。上了学后,我和姐姐就只能趴在床上写作业。
一次,父亲在亲戚家里看见一张折叠桌子,用的时候撑开,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既方便又不会占地方,用来当书桌很合适。于是,父亲往亲戚家跑了好几趟,量了尺寸,画了图纸,回来后照着做。父亲没有学过木匠手艺,一切都靠自己琢磨试验,依葫芦画瓢,十来天后,父亲真的做出了一张折叠桌子,和亲戚家的一模一样。此后,我和姐姐就有了学习、写作业的专用桌子。
有一年,母亲把外婆接到家里来养病,那段时间,时常有亲友来探望外婆,家里很是热闹。而我刚好到了升学的关键时期,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想来想去,父亲把目光落在了院子里的角落处。这里有一个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棚子,平日里用来堆放农具和杂物。父亲去集市买来一个塑料浴罩,找来几根竹竿固定在棚子里面,然后把浴罩罩在上面,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密闭空间。放上桌子和椅子刚刚好。怕我觉得闷,父亲还细心地用剪刀剪出了一个正方形的“窗户”,掀起来时可以通风透气。
那天,父亲忙着转移农具、清理空间、搭建浴罩,母亲则拿来扫帚,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还用抹布把农具都擦了一遍,她说怕我闻到灰尘的味道。经过父母的一番忙碌,最终我坐在临时搭建的“书房”里读书时,感觉特别开心。不仅是因为终于有了一处安静学习的地方,更是因为感受到了父母的用心和关爱。
后来家里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搬进了新盖的房子里,我有了独立的房间,也有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书桌,可以安心地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读书,那种幸福的感觉简直无以言表。待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其他东西可以将就,但挑选书桌时必须讲究。就像有些睡眠不好的人需要一张舒适的床垫一样,我也需要一张让自己满意的书桌。这样就会甘之如饴地在书桌前消磨掉一寸寸光阴。
如今,我还没有能力拥有一间梦想中的书房,不过我们一家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书桌。晚饭后或者周末时,家人各自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或读书或写字,偶尔交流一下即时的感想,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各自在田野里耕耘,在草原上驰骋,在天空中翱翔,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目标,但心里清楚,我们一直在并肩前行。
《清远日报》2023年6月18日
前一篇:《江苏工人报》:为你留一间房
后一篇:《今晚报》:“不理解”背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