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文字里的虚假与真实
(2023-04-08 15:49:18)
青年时期,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后来,时不时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前来拜访,只要有空闲,张恨水都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文学。
有一次,一个文学爱好者带了自己刚写的文章给张恨水看。看完之后,张恨水说人物太虚假了。听到这样的评价,文学爱好者一下急起来:“怎么可能呢?我笔下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里面写到的事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不信您可以跟我去问问,如果不是真实的,我就此封笔。”
张恨水没有接话,而是反问道:“你有没有缺点?”
“有。”文学爱好者顿了一下说,“这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我想,每个人大概都有缺点。”
“是吗?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吗?”张恨水接着问。
文学爱好者回答得很笃定:“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可能只存在于虚假的童话里。”
“不,还存在于你的文章里。”张恨水笑起来,“我并不是否定你文章里的人物,只是你把他描写得太过完美,就像无根的浮萍,完全立不住脚,所以明明真实的人物也会显得非常虚假。”
真实的东西如果包装得太过完美,就会变得虚假。所以说,缺点从来不是人生的阻碍,反而是让一个人变得鲜活、精彩以及真实而不可或缺的部分。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年1期
前一篇:《演讲与口才》: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