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君燕的练习册
张君燕的练习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55
  • 关注人气: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与处世》:价格与价值

(2023-02-28 16:35:03)

                  价格与价值

                  张君燕

张昭潜是清末史学家,年轻时,他四处游历、考证,留下了大量著述和遗迹。晚年时,张昭潜回到家乡讲学于潍阳书院,影响了一代学子。

去过张昭潜书房的学生都知道,他的书房案头摆着一个瓷瓶,样子很普通,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但张昭潜很喜欢这个瓷瓶,每天都会擦拭得干干净净,有时还会捧在手上小心把玩。学生很不解,一个普通的瓷瓶而已,为何值得如此爱惜?也有学生猜测,这个瓷瓶的价格一定十分昂贵。

为了找出答案,几个学生私下做了很多功课,他们查阅各种史料,对比各种年代瓷器的特点,终于理出了一点眉目:张昭潜案头的这个瓷瓶可能产于南宋时期,确实算是一个珍贵的物件。“它应该能值好几百两银子呢,怪不得先生如此爱惜。”有学生猜测道。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这样似乎就能解释先生的表现了。

直到有一次,一名富商前来拜访张昭潜,一眼便相中了那个瓷瓶,遂向张昭潜提出购买,被张昭潜回绝。富商不甘心,开始加价,从最初的二百两银子一直加到一千两银子,张昭潜的态度却仍很坚决,表示不会出卖。富商失望离开后,众多学生也很失望,对他们来说,富商给出的价格已经算是天价了,况且他们判断,瓷瓶即使再贵重,也绝对不会值一千两银子。

面对众人的不解,张昭潜叹了口气,摇头道:“你们只知道瓷瓶的价格,却不知道它的价值呀!”张昭潜告诉众人,这个瓷瓶确实值钱,但他在意的并不是它的价格。原来,这个瓷瓶是年少时的恩师留给他的,每次看到瓷瓶,他就会想起恩师对他的谆谆教诲,就会感念恩师的深情厚谊,因此对他来说,这个瓷瓶价值连城,多少银子都买不来。

我们可以说出一件物品的价格,却无法说出它的价值。因为价值是糅合了个人情感之后的呈现,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

《做人与处世》2023年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