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平衡与整齐
(2022-10-23 09:01:50)
清代名医綦沣曾在青年时期开设私塾。綦沣一生勤奋好学,他也要求学生刻苦读书,他给学生布置了读书任务,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统计检查。
一次,负责统计读书任务的学生向綦沣反映了一个情况,一名叫陈祺的学生每次都是最后完成读书任务,而其他同学大部分在早上就完成了,陈祺却总是拖到晚饭后才完成。一连说了好几次,綦沣都只是点点头,却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最后,这名学生又来找綦沣告状,指责陈祺故意拖延,还暗里抱怨綦沣偏袒。
綦沣仍是没有说话,他带着学生来到后院,指着角落里堆放的一堆木柴说:“那堆木柴看起来怎么样?”“不够整齐,太杂乱了。”学生摇着头回答,“我想把它们整理得整齐一点。”綦沣点头表示应允,学生便走上前去。可是,他刚抽出一根看起来杂乱的木柴,打算把它归置整齐时,整堆木柴却在一瞬间轰然倒塌,散落一地。学生愣住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后来,他们用了很长时间才将这堆木柴重新摆放,但堆起来的木柴看起来仍不太整齐。綦沣看着学生,笑着说:“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整齐,而是平衡。只要保持平衡,有些形式上的东西可以不去计较。”学生琢磨着綦沣的话,良久,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而事实证明,綦沣是对的,他没有对陈祺的学习方法横加干涉,而是保持尊重与保护,陈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后来成为了綦沣的得意门生。
正如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导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在意形式上的统一和整齐,保持整体的平衡,才是最佳的管理方式。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