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女工》:“不合时宜”的快乐

(2022-06-26 16:14:43)

                           “不合时宜”的快乐

                              张君燕

我发现,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焦虑,而这些焦虑似乎大多都和年龄有关。“我这个年龄应该考研”“我都快30岁了,得赶紧结婚”“我们这个年龄,再不生孩子就晚了”“在35岁之前,一定要买房”……

我们每个人面前似乎都放着一张统一的日程表,只有按照日程表上的规划行事才是合理的,否则就会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是非议。30岁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还和二十来岁时一样来去如风——不靠谱,没有上进心;快40岁还没有走入婚姻——要么不负责,要么身心不健康;什么?老大不小了还没有买房?这人混得太差了!其实,不光是这些人生大目标,就连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各种限制:我都多大了不适合干这个吧?我这种年龄不能穿这样的衣服……

这些评价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时间久了,我们好像也默认了这样的标准,给自己设置了各种目标,好顺利地在各种合适的节点打卡。否则,就是不合时宜。可是,到底什么是“不合时宜”呢?字典上的解释是:“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合时宜就是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是外在的标准,我们内心的标准呢?我们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呢?这些难道不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吗?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眼里完全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标准,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他没有在“合时宜”的节点工作、结婚、生子,三十多岁的时候,攒钱只是为了去非洲看一次大草原;四十岁时为了丰富自己,去学了一个大家都觉得无用的技能;虽然不再年轻了,但仍喜欢把自己收拾得精神、爽利。值得一说的是,虽然看起来“不合时宜”,但最终婚姻和事业他一样都没有少,他并不是排斥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想要吻合他内心的标准:让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而不是像完任务一样刻意追求。

一次与朋友谈到这个话题,他笑着说:“你发现了没有?当我们一两天没上网,会感觉跟不上很多话题,错过很多节奏;但是当你一个月没上网,你会感觉啥也没错过,因为那些曾经流行的东西都过气了。外在的都是短暂的,只有内心永恒。”那一刻,我对朋友充满了羡慕,羡慕他拥有的诗意的心态以及潇洒的人生。

突然想起苏东坡,虽然他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不可否认,正是这些“不合时宜”成就了他乐观、豁达、充满乐趣的一生。也许我们无法确定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但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画地为牢,多一点“不合时宜”,肯定会更洒脱、更快乐。

《华夏女工》2022年4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