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信物
(2022-06-04 11:06:41)
堂妹要结婚了,在家庭聚会上,她展示出了自己和未婚夫的结婚戒指。堂妹说,这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不是太贵重,但两人都很满意。一番热烈又真诚的祝福之后,大家讨论起了自己当年与爱人的信物。
其实,“信物”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是一种可以作为凭证的物品。既如此,不管贵重与否,一定是具有纪念意义、值得收藏的东西。大家的信物五花八门,都是一些项链、耳环、手表等比较常见的物品。
堂妹突然把头转向奶奶,问:“奶奶,你和爷爷当年的信物是什么?”奶奶愣了一下,接着连连摆手,脸上竟浮现出一丝羞赧。在大家的追问下,奶奶与爷爷相视一笑,得到爷爷的示意后,奶奶起身走到里屋,拿出了两张照片。照片是爷爷奶奶的合影,一看就是在照相馆拍的,两张照片一模一样,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
这就是信物?我们忍不住笑起来,这也太简单、草率了吧!奶奶笑了笑,接下来给我们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来历。
与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爷爷奶奶也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不过在那个见面就脸红的年代,人们相亲仅仅是见上一面、说几句话,很少有过多的接触机会,一起吃饭、看电影更是几乎没有的事情。见过面后,爷爷和奶奶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后来又在家长的安排下见了两三次面,每次也只是简单聊聊天。
之后不久,爷爷就要去当兵了。爷爷破天荒地独自来到奶奶家,红着脸把奶奶叫了出来,告诉他自己要去当兵的事儿,并提出去镇子里拍一张合影。那天下着大雨,爷爷奶奶各自撑着一把伞,走路来到镇里的一家照相馆,拍下合照,然后在照片背后写了自己的名字,送给对方。
“就这样,我们的事情就算定了下来。等你爷爷当兵回来,我们就结婚了。”奶奶笑着说。我们纷纷感慨,那时候的感情可真纯粹呀,一张照片就能定一辈子。堂妹突然叫起来:“这上面的时间不对呀,我记得你说过,你和爷爷结婚是在1954年,可照片上面的日期怎么是1946年?”“没错呀,你爷爷当了八年兵。”奶奶看着我们说。
什么?奶奶居然等了爷爷八年?而且没有任何物质承诺,只有一张合照。与我们的吃惊相比,奶奶的表情很平静,好像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是的,定了就不再挑了,也不再变化了。”
我们收敛了笑,不再觉得爷爷奶奶的信物简单、草率。相反,我们突然觉得,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正式、最深情的信物。
《博爱》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