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邮刊》: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2022-05-02 10:26:38)
十三四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姐那里听到了一首歌。图书馆里,我正在三心二意地翻书,耳孔处突然传来一阵冰凉,整个世界顿时安静下来,耳朵里充斥着空灵、优美的歌声。我扭头,只见邻座的学姐将一只耳机塞到我的耳朵里,没有说话,只是示意我同她一起听歌……“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爱你够不够多,对你够不够好,可以要求不要不在乎……”
那是我第一次听周华健的《风雨无阻》。这首歌发行于1994年,在当时已经算是老歌了。学姐说:“歌不在于新旧,在于能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学姐脸上带着笑,眼神中却有无可名状的坚定。学姐告诉我,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感觉心里有某种东西被唤醒,就像一颗沉睡多年的种子忽然开始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并努力地开枝散叶,长得越来越葱茏、越来越茂盛。
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听这首歌,慢慢地体会到了学姐说的那种东西,也懂得了学姐的用心良苦。正如歌名表达的含义: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按照预先的约定进行。这种坚持与执着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它并不单单指狭隘上的情感,更包含一种博大与宽泛的指代。我和学姐有着类似的成长背景,我们都来自偏远的山村,都因穷困而变得敏感自卑。幸运的是,学姐从一首歌里汲取了力量、得到了鼓励,甚至找到了一种类似于信仰的东西。
如学姐希望的那样,我也喜欢上了《风雨无阻》。喜欢一首歌,无非因四个属性:旋律、歌词、唱功、感情。一般来说,能够被人传唱的歌曲前三项都不会差,而“感情”是一首歌是否能够与你个体产生联结的关键因素。当你把自身融入到一首歌中时,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一首歌。
时间愈久,体悟愈深,历经世事之后,人与歌曲早已融为一体。直到现在,提起最喜欢的歌曲,我的答案仍然是《风雨无阻》。我觉得,这首歌传递出来的精神特别符合我们那一代人的底色,那时候我们年轻,向明天换取美满和幸福的欲望特别强烈,我们愿意努力、愿意拼搏,愿意为梦想付出千辛万苦。
《时代邮刊》2022年4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