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聪明人的“面子”
(2022-03-20 09:20:58)
王象晋是明代文人,曾为官数年。他在身居官职的时候,也时时不忘农本要义,经常寻找机会到农村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生产情况。
有一次,王象晋到一个农家果园里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他发现,这个果园坐落在山里,据他了解,山上地势高,不宜栽种果树。没想到果农听了他的说法后,大声嘲笑道:“愚笨!书上记载的东西是死的,经验是活的,不懂灵活变通只会留下笑柄。”原来,果农并不知道王象晋的身份,以为他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便毫不客气地嘲讽了一番。
随从见状,要上前理论,王象晋伸手阻拦,并继续态度诚恳地向果农请教山上种植果树的方法。果农告诉他,前人在书上说地势高不宜种果树,是因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所以果树成活不高。而他所在之处有所不同,土地肥沃,且雨水丰沛,因此果树长得非常旺盛。王象晋听后连连点头称谢。
从果农家离开后,随从颇有怨气地说:“果农未免太过狂妄。”“他说得很对呀。”王象晋说。随从接着说:“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如此羞辱人,不给大人留面子。难道大人一点也不在意吗?”“我当然在意。”王象晋笑了笑,接着说,“不过我更在意的是获取知识。别人的几句嘲讽就能让你动怒,如何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王象晋的话让随从连连点头,而他这种谦逊、包容的态度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最终编撰出了《群芳谱》这一论述多种作物生产及与生产有关的一些问题的巨著。
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就要保持开放、接纳的心态。其实,相较于所谓的“面子”,聪明人更关注的是自身的成长,而愚笨的人才会去捍卫“面子”,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没错,却错失掉学习的机会。
《演讲与口才》2021年学生版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