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教育在孩子心中散发芬芳

(2012-12-18 07:39:32)
标签:

心灵世界

梦想

过程

懂得珍惜

有爱

杂谈

分类: 心灵漫步

让教育在孩子心中散发芬芳

在实际教育困惑中,有着太多令人心酸、无奈的遗憾之事。尤其,当一名年幼的小学生因种种外部环境而没能及时跟上学习大部队的步伐,以致变得灰心丧气而最终选择退学。面对这样的教育悲剧,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强悍、稍显冰冷的体制面前该作何思考和尝试呢?我觉得,这里的文章还是可以做做的,不为别的,就为响应那份教育良知和职业精神。

一、诊断学情,积极给予心理疏导的帮助。

一旦发现学生有厌学或家长保持一种消极面对孩子学业状况时,要及时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既要结合实际课堂学习状态,还要通过同学、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并诊断、分析学生问题的根源,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求一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多元的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想方设法给家长讲清楚利害关系,确保家长能快速调整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这里都需要教师渗透心理疏导的工作,让学生和家长心中充满希望,并坚定前方的目标。

二、发动学生力量,借活动唤起信心,共建和谐精神家园。

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群体的巨大力量和能动性。在唤回学生学习信心和热情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偷懒”,让这个艰巨而重大的工作交托给学生群体,让学生“唤醒”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班内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通过活动拉近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彼此建立深厚、坚固的友谊关系。而一旦关系稳固之后,学生想要毫无保留的选择离开这个“大家庭”是不太可能的,即便走也是心中带着梦想离开的。由此,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教师要积极发动学生的力量,在学生有效、有机互动过程中唤醒那份潜藏心中的虔诚和对共同建立的精神家园的那份依恋。如此一来,学生心中定然是有“根”的,也能安心扎根于这片生长的土壤,生根、发芽、开火,结果。

三、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健全人格、人道主义精神的合格公民。

笔者总觉得,一个人不管年幼时遭受怎样的不如意,也不管以后会面对怎样艰难的生活苦楚,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让自己心中时刻充满阳光,让自己在感受生活艰难的同时饱满一颗“贫瘠”的心。只有这般努力了,一个人才会越发真实、全面的对待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才会尊重这个世界万物,并懂得珍惜和感恩。而这正是一个得以具有世界眼光、健全人格和人道主义精神者应该经历、体验和思考的命题。作为国家、民族的生命源动力的教育,更应该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健全人格的人才为己任。换句话说,一名学生也应该在心中牢牢树立这样一个意识: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心忧天下、品质卓越、内心阳光的合格公民。至少,在踏上社会之后,是带着思想、梦想和信念执着、思变的生活的。

诚然,学生的成长历程各不相同,其中隐藏其中的教育契机和教育点滴更是没有可比性。即便如此,作为教师而言,还是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性关爱、人文关怀出发,在实际教育环节中,真正拿出诚意,并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能体味到教育原来是温暖的,有爱的,值得珍惜和拥有的。只要学生心中产生了这种想念和期待,那整个世界定然也会在这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中散发阵阵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