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式”教育撞击了谁的灵魂
(2012-10-30 07:44:51)
标签:
班级宋体黑板报民主精神教学生活杂谈 |
分类: 班级建设 |
“民主式”教育撞击了谁的灵魂
随着全民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民主化意识的激发、需求和强化成了培养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方面,说到底,民主化意识的培植离不开民主化的环境。因此,聚焦校园,教师该如何创建良好的民主化环境,从而为更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提供理想的载体。然而,一名教师想要在教育行为中处处体现民主的特点,散发人文的气息,着实不易。对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努力倡导、贯彻民主精神,尤其在班级建设中,始终以自己认为的“民主化、民主性”观点和举措来引导学生开展各项班级工作。可是,自己坚持的所谓“民主化”教育却并非那么完美,面对诸多弊端,我该何去何从呢?
两年多来,我始终深信不疑的坚持实践着“民主化”管理和民主化建设班集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种种因民主特点而引发的各种针对民主问题的思考,继而逐渐形成正积极、正统的价值观念和做事风格。当然,起初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全班学生斗志昂扬、战鼓喧天,每个人都像沐浴在春风之中,脸上的神情充分证实了它的巨大效能和价值。这对于我这个新手班主任而言,有顾虑也有奢想,顾虑的是——生怕学生太过“自由、随意”而滋生太多的事情,奢望的是——学生既然从中收获到了久违的、强烈的自信与创造力,那就应该可以往深处挖,下面的“宝藏”定然是丰富多彩、不可估量的。出于对民主的寄望和惊恐,更主要的是对民主这股强大力量的不够全面认识和无法掌控,才会有自己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和忧思。而在实际层面上,通过自我反思,我觉得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因为早年在民主化意识的开发、培养和发展上极为残缺,同时接收更多的是一种“半民主”式,抑或“垄断”式的学校教育教学生活,在长期积累之后,沉淀心中的往往就是这些成分,于是,教师思维的僵化、陈旧、保守云云特点成了束缚教师体验、倡导和大力推进班级民主化建设的一大“桎梏”。说心里话,哪个教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和自身一道行走在民主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呢,只是,背负了太多不该背负的枷锁,心中因为不时与之发生的对抗早已消耗了过多的精力与能量,这让教师该作何抉择呢。
或许,我眼中倡导的“民主化”班级建设是不够纯净的,也没有丝毫轰轰烈烈的深远价值可言。但是,我想,班中学生对它的到来还是表现出了喜爱和拥护,而美中不足的是,因我个人的局限性,总让“民主化”走味,譬如:近期,班内两件事处理的不够民主和得体,第一件事是,学生之间闹矛盾,使得班内学生众人皆知,甚至走到了几位家长介入的地步,事后,大家对事件当事人的表现都指指点点,舆论氛围堪忧。而当事人之一是班内宣传委员,在即将迎来又一次班级黑板报大检查的情况下,她稳如泰山,不问是非。于是,文娱委员携同其他工作人员坚持“以她为纲”绝不先动手制作黑板报。这个僵局不利于班级团结,更不利于班级的发展。于是,我在班上为宣传委员开脱“罪责”,强调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要掺杂太多的私人情感在工作中,如果真要说罪责的话,教师我首当其冲。在我的反复强调下,文娱委员情绪失控、潸然泪下道,“老师,我们从来就没有怪过你,只是,宣传委员也太不积极了,每次制作黑板报都是我们几个在搞,她基本上什么也不做,凭什么她可以这样,在这个位置上不作为呢?”她铿锵有力的问话,让我顿时语塞。为了不让矛盾再度升级化,我选择了一人扛,“好了,黑板擦干净,谁也不要动,就这样干干净净的保持着,算我的。”大家都保持了沉默,偶尔文娱委员的抽泣声刺激着浓烈的空气,给安静的教室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当然,我说这样的话也是“气话”,不然谁都下不了台。事后,我及时找到宣传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他们一致的支持和配合下,黑板报利用一个中午的静堂课时间制作完毕,质量也不差。不过,细细想来,我的做法太直接了、粗糙了,因为我的肆意介入和误导,才会有了不该出现的“两军对垒”,伤痕累累。试想,为何当初就忽视了班上其他同学的存在呢?这个班级是我们每个人的班级,即便像这样的不大不小的问题,完全可以让大家以民主的方式来思考、讨论、辨别和选择集体意志,而不是让学生“死死地盯着我看”。因此,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之前有过,但没有这么强烈和直接,反过来看,我倒是看到了一丝希望——真正民主化的影子。第二件事算是一件小事,不过一旦在班内公开了就是大事,事情是这样的,学校要求我班推荐三男两女5个优秀生作为毕业班参加实习工作的“保送生”。当然,这几个学生的工作单位和待遇定然是不会差的。而为了兼顾到班级、学校的声誉,在人员选择上成了事件的关键。从与领导的谈话中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自然不敢怠慢,于是,我把名额给了班上比较“靠谱”的学生,没有经过全班学生的民主投票,私自决定了,最终在班上定了2个女生和1个口碑较好的男生。而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我希望他们能保守秘密,不必在班内公开此事,既为了班级的稳定,更是为了保全其自身的利益。在我的“威逼利诱”下,他们一致承诺直到实习之前会“守口如瓶”。当然,他们的人品和素质让我完全可以信任和放心,而内心依然无法平静,因为,我这样做之后,亏欠了其他学生太多的东西,我欠的“债”越来越多,直压得我踹不过气来。可是,为了班级的稳定,我依然选择了“死扛”到底。哪怕宁可阻碍学生民主道路上的成长与进步,也不惜代价维持臆想中可能出现的“动乱”,但愿学生最终能明白我的“心”。
其实,我的民主化教育在整个学段中还是有点成效的,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也算小有收获。这是学生的好奇、尝试和努力造就的,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因本人的缘故还无法全面深入和掌控,于是,民主式教育被我曲解了,用歪了,走形了。当然,“民主式”体验和生活定然还是给学生的精神世界带去了一点波澜和滋润,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和人格完善,或多或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至于不管我现在如何做无谓的或全面、生动的解释,我想,“民主式”教育向我和学生揭示了一些可贵的方面,而一些“伪民主”举措也给我和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更清楚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最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个体验式生活中,真实的感触民主化的具体内涵和伟大之处,从而让我们的人性走向闪亮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