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次猛烈的思想交流
(2011-09-09 10:28: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思索 |
与学生一次猛烈的思想交流
由于这学期课务上的调整,自己横跨三个年级,自然就多了一些新班级的教学工作。虽说备课方面加大了难度,个人精力势必要消耗许多,不过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了解并认识更多的学生、感受更多班级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这绝对是一件让人感到欢欣的喜事。有了这种情感上、思想上的调整,我想个人教学工作中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暂时还只是“外人”的教师,想要真正融入到一个班级之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是完全符合正常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面对这种现状,我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相当猛烈,但对于融洽师生彼此之间的情感,我觉得有它的实际意义,虽然做法上面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充满活力的教育不就体现在创造与更新之中吗。下面就这次思想碰撞先做个交流,然后简单阐述个人的一点思考和观点。
今天早上我如期踏进教室,发现学生一阵惶惑,并伴有轻声的抱怨。细细闻听,有学生说道,“怎么是这门课呢”、“不是已经要考某某科目了,怎么还。。。”。。。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深入了解具体实情,这也是造成后来僵局的主要因素。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我打开课件,准备接上堂课的内容往下教学,却发现下面的学生精神状态积极不佳——有吃东西的、有小声讲话聊天的、有偷偷做私活的。。。基于这种现状,我想可能上周第一次课堂教学时没有严格要求,从而造成现在被动的局面。但当时我总觉得,他们都已经是高二学生了,已经具备了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了,我深信他们会找到方向并努力改善自我。而眼前的现状猛烈的刺激着我的神经,我想如果不能在根本上给他们一个正确而彻底的引导,甚至是相当猛烈的一种举措的话,那么,“尊重”二字在课堂教学之中将会慢慢淡去,那是一种无比可悲的结果。于是,我在脑海中开始构建起我的“阴谋”来。
我响亮的一声“上课”,没能得到如期的效果,只见他们懒懒散散、三三两两的站立起来,不曾看到挺拔的身躯,而是东倒西歪的,甚至交头接耳的狼狈样,让我心中升腾起一股怒火,而下面是我将这份怒火用严厉的话语传达给学生的做法。我对他们说道,“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其实,有一份礼物比任何物化的纪念品都要珍贵,那就是‘尊重’,而教师往往也是很钟情它。我觉得我们学生完全可以将这种尊重体现的淋漓尽致,譬如可以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课堂教学、尊重公共环境和懂得学会在尊重的前提下学会沟通。现在大家站着,我想你的直接感受是站着真累,可想想很多老师可能要站整整一天,并且还要声嘶力竭的讲授教学内容,这种辛苦你们能体会吗?可怕的是很多学生还染上了影响课堂的恶习、糟蹋教师的劳动成果。也许想过改变,但还没有真正体会其深刻。如果还不能深刻领会的话,我提议一些学生可以到前面来感受一下——站立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讲话。”话说到这里,个别站立不到位的学生有了小小变化,姿态有了明显的矫正,精神状态有了回归的迹象。紧接着,我又说道,“同学们,一个智慧的人往往会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世人看,而一些愚蠢或不上进的人则往往生活无度、无节制,自然流露在外的是一副丑陋的面目,到最后只能自食其果。我想,我们班学生一向是很优秀的,从军训时的被锁定为用来展示的方阵,到学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与优秀成绩等等这些方面,无比见证着你们的成长与成才的重要过程。所以,我觉得大家的能力是相当好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优秀的人不仅仅在于能力的展示,更关键在于懂得‘沟通’,懂得与同学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甚至与大自然沟通,乃至达到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纯粹的玩个性张扬的游戏。这个你们懂得(我借用了一下网络流行语)。”说到这里,他们哈哈一笑。见气氛缓和一下,我便趁机说道,“十几分钟过去了,可以说大家有了比较深刻而具体的体验与感悟,一定能将某种珍贵的意愿贯彻到自己平时的实际生活当中,大家请坐吧。”一声响动,大家舒舒服服、端端正正的坐在了位置上,而课堂气氛中多了一种肃穆与尊重。每个人都很专注,我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一双双灵动的眼睛中迸发出的别样的目光。
考虑到他们很快要参加重要考试,我觉得一味的强化学习,过多的职责批评,他们早已苦不堪言。想到这里,我在自己的优盘里找了一下,发现有几个比较搞笑的视频,于是选定其中一个时间简短但笑料十足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并要求他们在笑过之后,在脑神经兴奋之时,加倍提高学习的效率。他们齐声表示赞同。在接下来的视频播放过程中,站于一侧的我欣赏着他们因为爆笑而前仆后仰的舒畅模样,心中感慨万千,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与困惑——我们的快乐教育如此缺失,学生内心自由舒畅的一面早已干枯不堪,我们是不是应该借助现有的资源去不断丰满这部分内容呢?
在视频之后,学生个个静心静气的认真学习,一种“努力”深入人心。而我则悠哉悠哉的在教室里踱着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内心无比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