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名不幸而懂事的女生

(2011-03-02 08:4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生故事

一名不幸而懂事的女生

源于昨天晚上接到了小周母亲的一通电话,让我感到小周身上又有事情发生了。平时,小周在班级里是一名文静而有正义感的女生,且学习积极上进,工作表现在老师心目中更是一把“好手”。可为什么她母亲会突然打来电话询问其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呢?从她的语气中透着很浓烈的不信任和不安感。当时,小周母亲急切的询问道,“老师,我家小周最近在学校表现的怎么样?是不是学习不够认真了?最近我发现她喜欢偷偷摸摸的玩弄手机,刚才还被我训斥了一顿。”听她这样一讲我基本明确了怎么一回事——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结果而轻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于是,我立马回答道,“小周妈妈,你的担心我能理解,她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很不错,学习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是很强的,工作方面也完成的很出色,你有这样懂事的女儿真是你的福气,不过呢适当的让她接触外界世界也是有必要的,学校里的事情我会时刻关注着的。”她听到我对她女儿肯定的答复后,语气稍显平缓道,“老师,还请你在学校里多多的勉励她,多管管她,麻烦老师了。”我认真的允诺道,“嗯,会的,您就放心吧。”随后,她挂断了电话。可是,自己心中却多了一份担忧和忐忑,因为小周现在正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早上我特意找小周了解了一下情况,当然,她家的实际情况我基本清楚(几年前父母离异,她随母亲过生活),而对于一些家庭生活细节还不是很明确,当时在家长会期间也没能很好的去触及一部分内容,而在上学期与这学期小周家长电话的内容来看,小周的生活是过的很压抑和紧张的,为什么这样讲?试想一下,一名家长除了工作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学习上面,甚至已经到了畸形关注的程度了,这怎么不叫受关注者难受和痛苦。而小周目前就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因为她的懂事而表现的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于是心中变得很不开心,但母亲的爱是为她好,是为她着想,所以小周她自己即使受到了巨大压力也不会表现出叛逆的一面来,因为她懂事。

可是,在与其推心置腹交谈时,她流下了痛快的眼泪,虽然显得苦涩,但心中至少减轻一份痛苦。当时,我对她分析道,“你母亲过于关心你的学习,原因其实很简单,你母亲心中对你的要求很高,久而久之就有了一种焦虑感,而且时常要求你做到最好,为了确保她的想法能如愿,于是,她采取了极为不好的方法来对待你——不允许你上网;不允许你和同学逛街;不允许你玩手机。。。过多的要求像荆棘一般阻碍着你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你的懂事让你只能默默忍受,老师这番话你赞同吗?”此时,她早已泪流满面。紧接着,我说道,“为了改善你自己的处境和“不良待遇”,我觉得你可以往这方面努力,什么呢?就是去尝试形成一些让她放心的生活习惯,譬如,周末放假在家跟母亲抽空逛逛街,哪怕是晚饭之后简短的散步和闲聊也好啊,这样也能让家长更多、更直接的了解你,更全面的认识你,从而更好的把握对你的态度和做法,毕竟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必要的互动和交流的,否则,相互之间除了公式化的问候和对白就没有任何暖人心的言语了,如此显得不是很陌生吗,对吧?”她失落的摇摇头回答道,“她没空的,平时上班很忙,回来就是睡觉,没有什么话可讲。看她辛苦操劳的样子,心里不是个滋味,前几天我偷偷打电话给我外公外婆,邀他们来和我俩一起住,这样既能缓和家庭里面的紧张气氛,有可以和他们谈谈心,让自己舒展一些,可是他们平时在村里也有事忙,于是,这个计划“流产”了。”看着她默默的流着泪,说话也变得有些颤抖,一旁的自己心中感到无比难受,心情也越发沉重起来。

最后,我对她提议道,“你刚才说除了母亲和外公外婆就没有其他亲人了,或者没有其他可以攀谈的对象了,那不妨把老师当作你的知心朋友,如果有需要我这个朋友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嘛,对吧?譬如,下次你要跟我交流而又不在学校,那你可以上网找我聊天,万一你母亲不同意就说是班主任老师要求的嘛,到时候我会做通你家长的思想工作的,你家长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是吧?”她开心的笑了,笑的很畅快,仿佛迷雾中的一颗心感受到了丝丝阳光的温暖,正努力的向上舒展。

在最后结束谈话的时候,她对我说道,“我准备周末去同学家打临工,就是我们班邓同学家,她家开了袜子加工厂,我去帮忙,反正周末在家也很无聊。”我紧接着说道,“这个提议蛮好的,当时候如果你母亲不同意的话我去跟她说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一定帮。怎么样?”她激动的感激道,“谢谢老师。”此时,上课铃声响起了,我示意她进教室上课。而自己迈向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有些沉重,心中多了一份感念和忧思。

然而,在社会生活中,如此这般因父母离异而导致家庭困顿以致家庭成员精神疲软的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但各有各的痛苦和不幸。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做老师的应该思考一些办法来切实有效的引导学生,更要引导这类家长,当然,这种考虑和出发点绝非凸显自己的伟大和崇高,更不是体现“拯救”的救世主情结,而是出于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注,因为自己觉得他们如果不快乐,我肯定会感到难过和伤心,而她们一旦开心喜悦,我也会深感欣慰和欢愉。对此,自己必将时刻关注着她的全面发展,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以及自己和她共同的努力下让她能收获一种理想而倍感幸福的美好生活。

最后,希望她能远离“不幸”,而这必将源于她的懂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我始终坚信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