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抓常规教育,任重而道远

(2010-03-08 15:38: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校互动

强抓常规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所名校的酿就势必由诸多因素作用而成的,说到底,是与行为主体——学生的言行举止直接挂钩的,而这里应该存在一种量的发展态势,如果“好学生”在根本上不能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占优势和主导地位,那么,这所学校暂时就不可能与名校沾边,而学生的自主规范的学习也离不开学校的统筹安排和文化建设,甚至着眼到更小的衡量单位——班级的时候,道理也同样如此。而学校在加大对各方面投资和投入之后,学生“外在”和“内在”的塑造就成了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教育主题了。

寻思教育工作得失之际,依然记得在上个礼拜发生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本不应该成为什么新鲜事,但也许这之中自己所采取的措施值得自己和同行一并思考和探究。事情经过如下:从上学期开始,本班级男生甲就一直存在着早上迟到现象。而他的迟到最大的推手是——父母自主经营着烧烤生意,于是,他父母亲经常性的要求他去帮忙打点,而源于这种性质的生意特点,他们每天都要接近午夜时分才打烊,这样一来学生甲的正常休息时间就被彻底打乱了。于是,他的迟到成了班级里的“家常便饭”,甚至套用他本人的话也是这层意思,即便在让他写自我检讨和保证书的时候,字里行间也是散发着那种请老师“息事宁人”,不要太深究的意味,甚至还口口声声的向班主任建言道,“请老师不要多管我了,我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了。”在遇到这样的事情后,我先帮他分析、寻找病症根源,觉得这里存在着家庭内部的诱因,同时他本人身上也存在着弱点和病灶。基于此,自己跟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份帮扶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曾经历过一次,在那次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他的转变还是很到位的,基本没有迟到现象了。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前却出现了反复现象,直到寒假之前一直未能出现良好的转机迹象。而在本学期开学近两个礼拜的时间里,他的情况依然如故。面对他的这种状况,自己觉得有必要在清楚家长的意思基础上和他本人进行第二次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可在实际的接触中发现一个很大的“漏洞”,这漏洞就是对方家长在有关自己子女教育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漠视和淡化的教育观,采取的完全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培养模式,在充分考虑到家长的态度之后,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发现根本的问题还是在学生自己身上,为何有此一说呢?原来,他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也在本校读书,而每天也应父母的要求和他一道去帮忙做一些家什,但他的姐姐却从来没有出现迟到现象,而且成绩也比较理想。建于这种情况的比对和分析,最终的结论只能是归罪于他自己本身了。后来,在与其家长交流中发现,他们要其儿子去帮忙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考虑到他一人在家的话不能很好的支配时间,很容易出现上网或出去瞎逛的状况,与其在家空耗时日,还不如“随身携带”来的放心踏实呢——这成了他父母亲的终极想法。面对这样有失科学、健康的教育模式,于外人而言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但作为教师,在这般模样的学生面前又该如何进行纠偏工作呢?的确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上个礼拜,他因为再度迟到被班主任“盼”到了办公室,在他们进行交流之际,自己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在他身上到底缺什么呢?肯定是缺了点什么,不经意间,一个想法闪念而过,对,他身上缺的是一种励志精神。纵观他半年多来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来看,这种精神的缺失确实贯穿了整个状况。那该怎样给他补上这一课呢?细细想来,肯定要让他本人能很好、很容易参与进去的,并且能在阶段性学习中有很好的效果体现出来。基于这几点的考虑,自己最终决定让他摘抄励志小故事。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求他每天摘录一篇励志性小故事或者也可以自己撰写一篇励志性的小文章也可以。当然,这里存在的措施是多样的,关键的部分是希望他能在写的过程中,逐渐的吸纳里面自己欠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成长发展。也许,对他作出的这份决定来的有些突然和冒失,但相信在他获取想要的东西之后欣喜的状态是对老师当初决定的最好证明。

每当学生来到了一个岔路口的时候,我们教师就该是一个指路标或方向灯。而在师生共同关注问题的时候,问题的彻底解决才是真实有效的,要不然,那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一厢情愿”,更为关键的是,问题学生形同“病人”,只有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问题才能及时有效的被处理,否则,日益恶化的问题势必成为教育“硬伤”,那结果是无法估计的。好在,学生一旦碰到棘手的问题或者暴露出问题都能正面、积极的面对,及时与老师协作共同克服困难,想到这里,自己除了感到一份欣慰之外,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和对这份职业的执着与坚定。更为开心的是,他们的确在真实的成长着、进步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