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芳店”情话5(中篇小说)
(2023-08-22 15:37:23)
标签:
文化情感中篇小说煎饼情话 |
分类: 诗歌 |
“野芳店”情话5(中篇小说)
孙柏昌
工商局那个主任,秃顶,姓田。为什么偏偏姓田呢?跟她一个姓。田主任总是有搔不尽的头屑。玻璃板不一会儿就浇满一层。“卟”地一声吹掉后,旋即又落满了。层出不穷。春芳笑出声来。
“像麸皮,夠喂五只鸡的.”
这话是春芳后来说的。
于是,田主任就多了个绰号——“麸皮”。
她最不能忍受的是“麸皮”的目光,冷冷的带着鄙夷不屑,讥嘲:
“在你们乡下人的眼里,城市是金山银垛?满街流钢板儿?赚钱那么容易?城里国营饭店还开不出支呢。”
当然,人民币当然不是头皮屑。搔一搔,就会纷纷扬扬落下来。
她只是说,想开,想办。
她们磨了半天,那个大红的印章还是锁在“麸皮”的抽屜里。
最后,“麸皮”说:
“这事儿,我们总得研究商议嘛。等等吧。”
她们两三天跑一次,听“麸皮”说同样的话。看他搔头还有那纷纷扬扬的“麸皮”。
秋芳急了,再次闯进市政府大院,而且敲响了市长办公室的门。
市长笑容可掬:
“欢迎欢迎,投资滨州!”
随后,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抓紧办!”
秋芳:
“谢谢您!”
从此,她们一路顺风。
“麸皮”见了她们也顾不上搔头制造“麸皮”了,拉开抽屜,向印章哈了一口气 ,郑重地盖上了公章,而且笑着把她们送到门外:
“有事说话。”
城建局的科长很会笑,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只是被烟薰黑了。他笑的优雅含蓄,若柔柔春风,煦煦丽日。科长给了她们一块“风水宝地”:
“敞亮,有树,有水。”
她们乐滋滋的憧憬着,走近一看,大失所望。树,是一棵垂柳,秃了半边枝桠。水,是一湾污水,绿里泛黑,油污草屑废纸马糞什么的。地场倒是开阔,城郊,一条冷落的街道。几家工厂也是污染严重的化肥、造纸、化工什么的,互不相联,中间是农田。
云芳一看,便哭了,很委屈。
春芳抓起砖头,扔进那个污水潭里,腾起黑色的水柱,冲出一股臭气:
“去他娘的!‘麸皮’、笑面虎!秋姐,我们走!马上走!”
云芳也说:
“秋姐,我们回家吧。”
她摇了摇头,笑了:
“为什么?咱们偏不走!不走!就在这儿办个样子给他们看!”
她觉得,磨难是苦涩的,强吞咽下去,也会在肚子里发酵,变成甜的呢。她喜欢吃故乡的苦丁菜,满洼满野地生长着,挑回家,洗净醮大酱,苦,苦得清心败火,别有风味!
春芳:
“咱们办得成吗?”
云芳;
“他们卡。”
她沉思了一会儿:
“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三点优势……”
她说了,其一,滨河煎饼是远近闻名风味小吃。它不同于山东煎饼,它的原料是绿豆小米,水磨成浆,然后用木勺舀进平底锅,木铲一刮,薄、软、韧,有口劲。两张一合,可以裹进菜蔬、煎蛋,吃起来别有滋味——滨河煎饼味。那年,李先念副总理来视察时,也品尝过,赞不绝口。其二,这么大的滨州城,我们是独一份!堂堂“野芳店”,别无分号。滨州城有太多的滨河老乡,谁人不念故乡情!
她说罢前两条,又卖了个关子:
“这第三条,春芳,你说吧。”
春芳不假思索,一拍腰包:
“我们有钱!”
她摇头,又问云芳:
云芳蹙蹙眉头:
“我们能干!”
她双臂一张,搂住两个人的肩膀,笑了:
“有钱,能干,还有漂亮呀!漂亮的脸蛋不能长大米,可会招蜂惹蝶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