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惦记(随笔)

(2021-12-31 04:30:21)
标签:

文化

情感

随笔

编辑

惦记

分类: 杂文随笔

永远的惦记(随笔)

孙柏昌

 

凌晨,我本来想把博客朋友“有感即应”转载我的这篇博客再转载回来,顺便说上几句问候话,毕竟又是年末了。

当我点击转载时,便跳出一个提示:

“你不能转载自己的博文!”

于是,我便复制在了下面。

我发表了百余篇中短篇小说数百篇散文随笔,认识了很多编辑。

我最感激的编辑有两位,一是“丁化”(可华老师);再就是“有感即应”(《上海文学》的小说编辑)。

一个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一个是给了我极大肯定的人。

许多年了,我始终把他们留存在我“关注”的首页。

他们都久不更新了,不过,我会以“评论”方式问候他们,以示“永远的惦记!”

她的前两篇博客都被“私密”,当然也看不见我的问候了。

每次去上海,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会见面,吃饭,聊天。

我去过她的家,她也来过我的家。

友谊温暖人生。

我在博客曾经写一篇3万多字的纪实文学。她喜欢,已经退休了,还向《上海文学》主编赵长天推荐了。不成。她才告诉我。

有一年,我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份来自上海的稿费。

我的一篇博客《开口》被她推荐了。

其实,我已经不需要了。

但我感激她。

在此,我还对她说一句:

“永远的惦记!”

 

[转载]春打六九头(随笔) (2019-12-29 21:59:46)转载

标签: 转载 

简短,朴素,充满感情。在我们年老的时候,回想童年等同于再做一场美好的梦。

原文地址:春打六九头(随笔)作者:孙柏昌

春打六九头(随笔)

孙柏昌

 

冬至,数九。

最寒冷的日子来了。

春打六九头。

前几天,看到一个博客朋友写灞桥,便想到了柳。

柳即留。

在北方,柳叶最先绿,最后落,留得久远。

春天,我偶尔会想只柳笛,吹回自己的童年。

春天里,柳树、杨树的枝条都可以做成笛。

故乡的护河林里,有许多的杨与柳。

精细不等的柳笛会吹出不同的声音。

许多童年的伙伴一起吹的时候,小河的潺潺流水也会欢快了许多。

柳笛带着初春的青涩、鲜亮。

那声音便是我们童年的音乐,没有规范、没有章法、没有曲谱、什么都没有的音乐。

那只是一种声音,一种来自童年的声音!真挚、天真、没有任何雕饰的虚伪。

文人墨客的灞桥柳,则满目沧桑。

 

分享:

 

喜欢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35)┊ 评论 (3)┊    收藏(1) ┊转载原文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练笔:大脚浪漫曲

后一篇:走进祗园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有感即应

 

忙得杂乱,没时间也没精力来打理博客,移植柏昌兄的绿柳,来点缀我的庭院。祝朋友们冬日依然有着绿意。

2019-12-29  22:03回复(0)

 

孙柏昌

 

一切都好吧?永远的惦记。祝福育明冬安!

吉祥2019!

2019-12-30  07:56回复(0)

 

孙柏昌

 

又是年末了,一切都都好吧?永远的惦记。 祝福你新年快乐!

吉祥2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