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与你共痛痒?(杂文)
(2012-06-30 06:51:40)
标签:
美国gb2312楷体东方直播室上海东方卫视文化 |
分类: 杂文随笔 |
可否与你共痛痒?(杂文)
孙柏昌
经常看到一个词:“七年之痒”。
为什么是“七年”?不是三年、五年,或者九年、十年?抑或是美国的梦露“七年之痒”了,全世界人就必须遵循这样一个“痒”的潜规则?
一个国家国力超级强大了,文化也会咄咄逼人的。如美国的“感恩节”,连我的小外孙女也非常糟糕地遭受影响了,喜欢吃火鸡腿,乐此不疲。小布什在伊拉克与士兵一起大啃火鸡腿的饕餮相令人过目不忘。
其实,中国的婚姻之“痒”显然提速了,闪婚闪离,肯定用不了七年。
与痛相比,我更害怕“痒”。
每每夏日,我的脚趾会痒,痒了个几十年“一贯制”。尽管家人用许多办法、药品试图止痒,却始终收获甚微。倒是我自己创造的“以痛止痒法”,给了我安定的睡眠。我的方法简单易行。哪个趾痒了,我就用力搓,直到搓得脱皮、流血,自然就不痒了。整个夏天,我的脚趾总要脱许多次皮。
痛与痒,都不好受。
我不知道,在GDP与高楼大厦快速成长的今天,还是否有人真心关心那些居于社会底层人的痛痒?
到处莺歌燕舞,何来人间痛痒?
在骆新的《东方直播室》,我看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眼睛。那是一双非常纯真、漂亮的眼睛。孩子斜倚在自己的门上,茫然地望着远方……
中国有上千万的留守儿童呢。他们的父母用汗水与血支撑了GDP,谁又会真正体察到他们心灵经受过的痛苦与磨难。为了生活,母子分离,在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
前不久,有一条新闻说,江西一下子淹死了6个孩子。他们是不是也是留守儿童?还有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一个个画面,孩子攀上阳台、垂落的危险场面……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那曾经美丽的歌声,是否还能折射今天的现实?
那是一代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呀!
有的孩子很懂事,懂得父母必须出去打工,才能让一家人吃饱饭、自己有学上。愈是懂事的孩子,令人心里愈痛。他们还太小,不应该懂得太多的艰难。记得的,有一个4岁的女孩,居然能够照顾自己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父母了。看到这样的镜头,你的眼睛会酸楚吗?还是会挤下一滴鳄鱼的眼泪?
许久了,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处于一种木然的状态,业已了无痛痒了。于是,就在电视里寻找“刺激”,看谍战、警匪片。看多了,也木了。最近,一直对上海东方卫视骆新主持的《东方直播室》感兴趣,每期必看。倘星期一或星期二没了这个节目,还会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在这个节目里,让你会感觉到我们的社会还有太多的“痛”,会让你的心灵抖动。我对骆新有着一种崇敬的感觉。他的真诚、他的幽默、他的平常心(他不会像某些所谓的著名主持人那样,莫名其妙的忘乎所以)……有时,还会自我调侃几句或者装傻充楞、出个洋相什么的。
不过,《东方直播室》会给人一种清晰的痛感。这在一片莺歌燕舞的荧屏上,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与尊贵!
社会很痛,你感觉到了吗?或者麻木得不再愿意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