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玉座右铭
(2023-09-07 17:16:40)分类: 12.资料•典籍 |
经典诵读—
崔子玉《座右铭》
东汉/崔瑗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注释
隐心:估量.
庸:岂,哪里。
臧(zng):褒奖。
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
淄(z):黑色;变为黑色。
暧暧(ài):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硁硁(kng):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
介:坚固。
《崔子玉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的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文学方面,《后汉书》本传(卷五十二)记载他撰写的各种文体五十七篇,亡佚颇多,严可均辑录《全后汉文》中的作品已不足一卷(见卷四十五),今存者以收入《文选》卷五十六的《座右铭》最为有名。
治学方面,曾与著名学者王符、窦章、马融、张衡等问学或交游,精通天文、历法、京房易学,后来又从东郡发干县狱吏学习礼学,可谓“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
崔瑗父亲崔骃、儿子崔寔、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学者,《后汉书·崔骃传》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种文学史著作很少论及,近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崔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