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2013-06-28 21:26:09)
标签:

生命教育

死亡

爸爸

国际大奖短篇小说

耕林

分类: 儿童小说

    随着年纪渐长,越发怕听到亲人朋友不幸离世的消息。死亡,是那么令人恐惧,它使多少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还记得大学刚毕业那年,听到同学小文去世的消息,我几乎整夜未眠,人真的会死啊!那个红裙飘飘的女孩站在寝室里,幸福地向我讲述她家乡趣事的场景,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远在异地求学,有好几个月,脑海里整天都是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他生前鼓励我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然而,六七岁的孩子眼中的死亡是什么样的呢?来自荷兰的大奖小说《爸爸,你能听见吗?》是一本很特别的儿童读物。男孩保尔的爸爸死了。保尔只有七岁,还无法理解死亡,他以为爸爸能听见他说的话。书中用13个(很不吉利的数啊)篇章讲述了保尔在爸爸死后看到和想到的一切:哀悼、葬礼,对父子间往事的回忆。稚气的语言中,是令人无比感动的一个孩子对爸爸的深爱。 

    有趣的是,这本书中页面下方有一组富有童趣的插画,用红蓝两色钢笔墨水生动勾绘的军棋小人,在保尔倾诉心事时,悄悄地上演了一幕精彩的戏剧……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一)爸爸走了

    七岁的男孩保尔在爸爸的灵床旁,诚实地讲述着他看到和想到的一切。

    妈妈满眼泪水地说:“爸爸走了。”这听上去多么好笑。爸爸病得根本不能走路,会去哪?被人诱拐了吗?哦,妈妈弄错了,爸爸没有走,还安静地躺在从医院借来的床上。

    哥哥大友一直在哭,妈妈也是,所以保尔不得不哭起来。他们坐在一起,直到天亮。

    妈妈打电话告诉老师,保尔今天不能去上学了。保尔还有一点儿失望,因为今天有他喜欢的滑冰课。

    爸爸死了。什么是死呢?保尔曾经滑冰累得摔倒了,牙扎破了嘴唇。牙变白,爸爸说它死了。后来牙掉了,找不见了。

    爸爸死了,跟这不一样。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妈妈牢牢地抓着保尔,眼里含着泪水。大友在楼下嚎啕大哭,之后没有去打电脑游戏,而是呆坐在房间里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奶奶来了。正坐在房间里,什么话也不说。

    “父亲的死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糟糕,尤其是像你这样的一位父亲。”保尔一直在默默向爸爸诉说发生的一切。

       (二)爸爸和军棋小兵

    军棋是保尔喜欢和爸爸一起玩的游戏。爸爸生病时,告诉保尔:体内的病魔就像坏脾气的红色小兵,会摧毁一切,而吃了医生给的药,蓝色小兵会战胜红色小兵。这就像一场超长的军棋游戏,红蓝士兵在爸爸体内要抗战很久很久。

    爸爸躺在灵床上的时候,保尔在自己玩军棋游戏,可是一个人只能把这些红、蓝小人摆来摆去。他其实更多地想起了自己和爸爸的故事。

    于是,画面上是红蓝士兵的喋血交战,又仿若一幕纸上戏剧,和保尔的独白相呼应。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小兵的故事从前环衬就开始了。这是蓝军全体列队照。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扉页上有蓝色的军旗,代表蓝军阵营和爸爸相关。   

    接着几个红军蹑手蹑脚地出场,像是去偷袭。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果然,三个蓝兵在休息中,红兵整装列队而来。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红兵乘虚而入,挥舞长矛发起进攻,还有一个红兵高举炸弹。

    蓝军军长掩护,其他二人护旗而退。不幸的是,军长阵亡。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双方混战。炸弹飞起来,红兵也有阵亡。

    这正好对应页面上的一段文字:

     大多数时候,玩“西洋陆军棋”都是很有趣的,但这一次不是。它需要太久的时间,而且似乎没有人会赢。


    而最终,有一个小兵赢了,保尔爸爸输了。画面上,红军旗竿深深地插到了倒地的蓝军旗上。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到这里,文字中保尔正回忆爸爸不堪病痛折磨,死了。

    在保尔眼中,爸爸就是军棋里的军长。所以他在回忆爸爸的往事时,画面上出现了蓝色的小人。从帽徽上看出来是前面蓝军的首领。封底更有这顶帽子的特写。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爸爸在游乐场射击。不知爸爸是否已经知道自己得病,但一直在笑。

    想到爸爸死了,保尔有了足够的勇气告诉爸爸一件事:“有时候我对你是我爸爸这件事感到很无奈。”不过,主要是在足球场上。爸爸在足球场上发号施令。

《爸爸,你能听见吗?》:孩子眼中的亲人死亡

 

       当然,书中有唯一的一幅人物插画,不是军棋小人,细心的读者可以看看那到底是谁,猜测下作者有何用意。

       (三)哀悼和葬礼

    保尔见证了爸爸死后的哀悼与葬礼仪式。在孩子眼里,这非常新奇,新奇大于悲痛。因此保尔对相关内容的描述,在成人看来,还有些可笑,例如:

1.牧师:保尔说进来一个男人(指牧师),穿了一身黑衣服。他这身黑可真沉闷。这个人的脸也很沉闷,好像根本不会笑,或者做其他表情。

2.火化: 牧师来谈葬礼的事,也就是火化的事。

 保尔想:那不就是把爸爸烧掉吗?不过爸爸愿意接受火化,因为一次在奶奶家吃烤肉的时候说过。

天哪,真是童言无忌。无论东西方,成人是忌讳这种联想的,而在孩子眼中,这多么真实而自然。保尔又宽慰爸爸:你是有权说出自己死了以后怎么处理的,不是吗?

3.停灵:   

“你正躺在一个嗡嗡响的东西上面。现在它启动了,一会儿它还会关掉。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躺在那上面,而且要一直躺到星期一。到了星期一,你就会立刻了,因为要火化。

4.骨灰盒:“那之后,你就真的要走了。我们将会得到一个小盒子,你会被安置在里面。 ”

5.遗物:爸爸用过的手机,保尔喜欢留着它,只是留着。

    学校教室角落里给爸爸放了一张桌子,保尔把爸爸的手机放在桌子上,桌上还有一家四口的合影。(可推断,保尔的爸爸生前是保尔学校里的老师。)

 

    在开车送爸爸去火葬场的时候,保尔未能和爸爸坐在一个车里。他感慨道:我很失望,但是没关系,这就是人生,它不会一直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呈现。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心一沉,这个七岁的孩子在渐渐明白事理,渐渐长大。

 

    爸爸走了,真的走了。

    再也没有你快乐的笑声,再也没有你的呼吸,再也没有你灵床的嗡嗡声。你现在真的消失了。

 

    到书的尾篇,保尔已理解了死亡是怎么回事:是人停止了呼吸,是肉体的消失,是永远的离别。

    然而,保尔内心里明白了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爸爸永远是他的爸爸,他可以一直在心里和爸爸聊天。他知道,爸爸能听得见。

    也许如妈妈希望的,爸爸正坐在一小朵云彩上,或者在天堂守望着他爱的家人,但毫无疑问的是爸爸永远活在小保尔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