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淘到一本新蕾出版社2007年版的《游戏书》,里面收集了200多个老游戏。嘻嘻,大部分是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寒冷的夜晚,我蹲坐在小板凳上,旁边是暖乎乎的小太阳(电暖器),看着小时候玩过的一个个游戏名称——跳皮筋、打大老爷、跳格子、踢毽子、翻绳、做手影,等等。原来自己小时候比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另一种幸福和自在。突然想起电脑里存了30年代商务印书馆的《做手影》电子书,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童年游戏的快乐。
小时候家里停电,妈妈会点起蜡烛。我们坐在炕头上,桌子上的烛光映在白灰抹过的墙上,奶奶会带我和弟弟玩手影游戏。奶奶会做各种各样的手影,我只是会做出小狐狸、蛇、老鹰、兔子几个简单的手影模样。但每次乐此不疲。
年初的时候,编过台湾林良先生的绘本《影子和我》,影子在每个孩子的小时候都是快乐的玩伴。但是还要感慨下安徒生笔下人受之于影子的命运。
学习20世纪的幼教发展史,会发现上世纪30年代中国童书出版实际上很发达,至少编辑做到了一丝不苟。1934年起,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工程浩大的《幼童文库》。包括7套儿童丛书,都在不同程度上配有插图或封面画,或以文为主,图为辅助,或以图为主,文为辅助,可以说为中国现代儿童美术史保留了早期的大量儿童绘画作品。《幼童文库》由徐应昶主编,编辑有沈百英、宗亮寰、赵景源,共200种,是献给小学低幼年级小读者精神食粮的大工程,也按类似小百科丛书的内容分类编写,文字浅显,图画为主,32开本,每册均为18页,配插图17幅左右,外加封面画,整套丛书计有3500余幅插图和封面画,且水平都相当高,用卡纸彩印。但因这些作品都未标明作者姓名,所以不知是谁创作的。
关于《幼童文库》的介绍,都是来自网络。这些书不知道国图现在还有没有。看看电子版,依然很养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