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滚校园》和团体教育

(2009-08-17 21:13:54)
标签:

团体教育

摇滚校园

基础教育

育儿

分类: 幼儿教育
    周六晚上电影频道放了一个很好看的电影,叫《摇滚校园》。呵呵,发现最近这个台周末选的电影很耐看。JACK BLACK主演,听说他在现实中是一位出色的摇滚歌手,难怪看完电影,我这个对摇滚一窍不通的人都觉得心智高昂,摇滚精神和追求摇滚的过程能给人自由、振奋和激情。
    看完我有点感悟,算是跟基础教育有关吧。因为这是发生在美国一个小学校园里的喜剧故事。
 
    电影情节是这样的:
    男主角叫杜威,是一个摇滚乐队的主唱,可惜被乐队踢了出来。年过30,除了一大叠不成功的合作记录和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他和老朋友内德还有内德的女朋友合租在一起,她们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走人。
    生计困窘的时候,杜威听说本地要举办一场“乐队大战”比赛,获胜会有丰厚的奖金,凑巧他听了一个私立学校孩子们的管弦乐演出……于是,他冒出有代课资格的朋友内德,去这所学校代五年级孩子的课。
    这个学校很呆板、保守,校长对家长们惟命是从,孩子们关心的是如何考入名校,将来当医生还是律师。而这个新来的代课老师举止怪异,在课堂上大谈音乐和摇滚,实际上他应该代的是数学和地理。孩子们感动困惑,并嘲笑他。
    最终假内德的热情和音乐天分感染了孩子们。杜威有了组建孩子乐队去参加比赛的念头。于是说服孩子们,跟着他学习,学分、成绩都不用担心。孩子们抛弃了顾虑,踊跃地筹建自己的乐队。杜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和意愿,对他们进行了分工,吉他手、弹电子琴的、主唱、伴唱的一一落实。还有班代表小姑娘成了乐队经理,负责统筹;不擅长歌唱和弹奏的的孩子,但有绘画和设计特长,于是有的负责灯光、有的负责造型、化妆,还有负责设计海报、构思乐队名称。三个月里,瞒着校长和家长,孩子们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在家长会上,杜威露馅了,他逃出了会议现场。孩子们在迷惑后,又振奋起来,他们决定去叫这个假老师,一起参加乐队比赛。家长们在慌乱和反对中来到了乐队比赛现场。于是,振奋人心的时刻开始了,孩子们自己写的歌词,倾情演奏,连灯光也营造得完美无缺。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出色表现,对这个假老师由质疑变成了接受和钦佩。……
    可想而知,喜剧结尾大完满。失意的杜威找到了自己,他也接下来成了学校里最棒的的老师。
 
    我看到了一种培养孩子团体精神的教育方式。而在团体中,每个孩子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身为团体一员的快乐和自豪。这种教育方式的表现就是,不追求孩子们对相同的作业或考卷都有竞争式的成绩,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样孩子的身心是自由的,成长也是快乐的。这个团体也是健康的。
    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极高,老师需要感染孩子,需要了解每个孩子。对家长的素质要求也高,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成为教学实验品,他们希望的是有成熟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实施给孩子,并看到具体的成绩单。
    影片中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老师在鼓励和激发孩子上很有一套。孩子做得不对时,不是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委婉地给出可行的建议。确实,批评大多数时候只能激起愤怒和逆反。而给出有效建议却是很费力的。于是老师和家长多选择省劲的批评。
    在集体中,有的孩子会很胆怯,害怕自己表现不好,被人嘲笑。电影里有个黑黑的胖女孩,在假老师选主唱的时候,她不敢唱,老师最后让她负责管理服装,呵呵,做行政事务。可是有天课后,她找到老师,说想唱歌。试唱其实她还是不太敢唱,在鼓励下,天哪,她的嗓子太好了,于是入选了。可是在正式比赛前,她又找到假老师,说自己害怕,不敢上场。因为她觉得自己太胖了。假老师说:“站在舞台上,谁唱的好,谁就受欢迎,你的嗓子是最棒的。有些人很胖但是非常受欢迎,那就是我呀。”胖女孩受到了鼓励,她决定上场了,她反问老师:“那你为什么不减肥呀?”“因为我喜欢吃。”呵呵,真是太可爱了。这样的老师我似乎没有碰到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加油
后一篇:愤闷,记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