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背着迷你双肩包,直接去幼儿园,真的有去读幼儿园的感觉。
实际是去和三个同事观摩隔周一次的绘本教学课。这个活动上学期就开始了。由于手头工作忙,我没能次次都跟来做观察记录。可每来一次都是快乐的经历。和孩子在一起,听他们天马行空地说东说西,我常常忘记了自己是来工作的。
跟往常一样,一上午连续听大、中、小三个班的课,三个班用我们出版的同一种绘本。今天选的是《鸡妈妈在哪里?》,一本偏科学主题的绘本,通过小男孩回乡下奶奶家,帮奶奶找失踪的鸡妈妈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按照一定顺序发生发展的。

这是中班的孩子,围成半圆状,老师站在中间。美丽的老师手拿一本书一边讲故事,一边和孩子们做游戏。图上,他们正一起模仿种子从发芽到长成大树的样子,看着像是在欢快地跳舞。中班的孩子很活跃。老师最后让他们讨论小鸡长大的过程和小朋友自己长大的过程是不是一样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我怎么不是从蛋壳里生出来的呢?”(居然知道玩冷幽默。呵呵。)
“我开始是妈妈肚子里的,后来是小毛孩,然后上托班,然后小班、中班,再上大班,还有小学、中学、大学。我就长大了。”(明显家长耳提面命过要上小学、中学、大学。)
“我先是吃妈妈的奶,然后上幼儿园,我长大了,以后上小学、中学,上大学,然后我生小孩,然后我就变老了。”(无语!)
......
这是小班的六个孩子。刚进来的时候都不相信是小班的。几个月没见,长大了这么多,记得上次看见她们的时候,还个个说话声小小的,很弱小的样子。现在,看,看书的样子认真极了,姿势也标准。 她们喜欢翻一页,发现自己认识的东西,马上大声说出来,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了赶快着急地在自己的书上找。一个孩子还知道书中页码的功能。一本30多页的书,有耐心一页一页地翻到底,边看边猜测。当然还不识字,绘本中的图是打开他们阅读的主要大门。自主阅读,是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
接下来,换位置了。
翻过书后,要坐好围着可爱的老师听她讲一遍书中的故事了!听仔细了,不然老师提问
没有机会回答很不好!
老师讲完故事,让小朋友玩排顺序的游戏。
小塑料碗里是几张从蛋宝宝到小鸡出生的步骤图,看这个小朋友,逆向思维超强,我愣是看着她把图按照相反的顺序排出来了。
大班的孩子还没出场,这是上课前布置好的小椅子,还有篮子里的书,书是每两人看一本。
大班的孩子明显自主性强一些。不少孩子会认字,看书的时候,不看图,指着书上的字一句一句往下边认边猜地读。图画大部分被忽略了。
早期阅读不提倡识字,绘本强调图画给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力,更不主张识字阅读。可是,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顺其自然,图和文都有表意的功能,孩子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读懂了故事内容,只要他对阅读感兴趣,就够了。阅读无论如何最后都要过渡到文字阅读的。
不过,观察到最后,还是有点小想法,孩子过早刻意识字,确实对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限制。这里有的孩子能很快通过认字说出页面的内容,但当老师询问故事前后页面的关系时,这样的孩子却很茫然,而从一直看图理解内容的孩子倒是很能把图画前后的关系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轻松一下,欣赏欣赏这次拍到的环境布置,是可爱的孩子和巧手老师们的杰作!

自然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