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提醒,我都不知道今天是立夏。2009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一,立夏。长这么大,没见周围什么人把立夏当个节令过。更不知道相关民俗了。立夏称体重,头一次听说,不过想想,这习俗既有趣又有人性。
夏天热,南京的夏天尤其热,阳光下晃晃就汗流浃背。来这两年了,总是硬着头皮过夏,天天盼风盼雨。这大热天,胃口不好。消夏、苦夏,自然人渐瘦。立夏这天称称体重,立秋再称称体重。夏天过得好不好,自然就知道了。称体重,其实是提醒人们夏天来了,要注意身体保健。民以食为天,这个“称人”的习俗间接跟食有关。关乎吃饭、保健的习俗想来多可贵,失传了,可惜。在空调房里,就算放了电子称,也想象不到这称跟夏天的人有过什么故事。

实际上老南京人立夏有三习俗,一称体重,二吃豌豆糕,三是吃鲥鱼。
后两项,不用说,都是直接跟吃有关的。豌豆糕是去火的,大概类似我老家夏天吃绿豆糕的习俗。小儿坐门槛,端着碗吃豌豆糕,消夏的样子可爱盎然。古来,这里的夏天就不好过呀,呵呵!
鲥鱼是长江里的鱼,立夏正吃的鱼,可惜现在已经不见了。据说当年康熙南巡住在江宁织造府,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将鲥鱼拿给康熙吃,北方来的皇帝估计这个时候吃什么鱼都觉得鲜,于是鲥鱼成了贡鱼。估计人工养殖的年月没见过这鱼,不然这鱼消失不了。
从古人的习俗看,很懂得养生,哈哈。立夏过后,温度马上蹿升,做准备度夏。
以前的人在乎季节交替,时令变换。换一个节令,换一种生活,饮食起居样样都随季不一。文人墨客惜春咏夏寄思绪的事屡见不鲜。
而今,空调混淆了温度,反季果蔬混淆了味觉,快节奏的生活挤走了心灵遐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