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0毫米汞柱标准——心血管病防治的“麻醉剂”

标签:
改写每个高血压的人生 |
分类: 为医疗事业创新 |
140/90毫米汞柱标准——心血管病防治的“麻醉剂”
关键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008年“身高血压值”(身高毫米÷13.6)问世如一缕春风惊醒了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就连大字不识的高血压患者都醍醐灌顶相知恨晚。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宣传“身高血压值”才真正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身高血压值”是给高血压患者用的,别人知道了也没啥用。既然如此,只对高血压人进行宣传就够了,毕竟“货卖用家”。这样,就会使我们年年面临的心血管病“井喷”现象不攻自破。
那高血压人太多了,学术界承认1/3的成年人有高血压,那是按照140/90毫米汞柱外国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值计算的,如果按照“身高血压值”标准计算,高血压人还要多一些。您用心电图来校对,发生血压超过“身高血压值”的人心电图都会有缺血的改变(《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第56期《身高血压值与现在危险指数在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医生执行14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错了吗?在世界学术交流方面绝对是正确的,对1米90身高的人也没错,只可惜现在的人们大都长得不够1米90,矮了。既然140/90毫米汞柱标准成为了心血管病防治的“麻醉剂”阻碍了对矮个子人们心血管病的早防早治,阻碍了“上医治未病”,为了避免这种“麻醉”现象,告诉每个患者血压的真相——血压不能超身高,一句话可以改写每个高血压的人生。

前一篇:高血压人夏天血压多少为好?
后一篇: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必须得微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