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绕不开的话题——“猝死”
(2024-07-03 17:18:02)
标签:
人类的遗憾 |
分类: 杂谈 |
绕不开的话题——“猝死”
2010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医院的杨水祥教授和安贞医院的余振球教授到我们当地讲课顺便到了我院的高血压门诊。由于杨水祥教授在楼道的墙壁上见到了我在《健康报》上发表的几篇关于“身高血压值”的文章对我说“按照你的观点,我们国家就没有多少冠心病了”。我说“是的,冠心病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没有将高血压控制住。”他建议我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给大家介绍一下。2011年4月17日我应胡大一教授的邀请在国家会议中心介绍了这一内容。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百多年人类执行了缺少基本物理学原理对血压影响的西方统计学家制定的死亡人群生前血压平均值的高血压标准,一百多年后,医学界还沿着错误的思路越走越远。一些人至今否认血压是与人类 身高相关的基本物理学现象,这对低于1米90身高的矮个子人是极不公平的。个体化的差异肯定有,但是,矢口否认这一规律有悖基本常识。
相对医学来讲患者是外行,现在成了“外行看门道”聪明人一点就透”醍醐灌顶,知道大人的血压比小孩高,“内行看热闹”糊涂人棒打不归。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医生猝死、患者猝死了。每个“猝死”事件后除了说“冠心病”引起的遗憾还是遗憾。只知道用外国死人的血压标准进行学术交流不知道用活人的血压标准进行心血管病防治就是一百多年来人类的遗憾。
前一篇:血压升高1毫米汞柱每天的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