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高血压防治需要八仙过海

标签:
我国高血压防治老一辈 |
分类: 杂谈 |
人群高血压防治要八仙过海
张鸿修,男,研究员,1932年1月出生,1948年6月参加工作,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3月从河北省疾控中心(原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93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张鸿修教授,是全国心血管学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医学会终身专家会员。
1990年10月27日受河北省科委的委托,参加了河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NAH个体化治疗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鉴定会,任鉴定组长。参与了NAH适宜卫生技术多次推广活动。 

1990年12月张鸿修教授邀请我参加了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召开的高血压冠心病会议
1992年7月10日张鸿修教授参加了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鉴定会
2002年7月10日在张鸿修教授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10周年纪念会(左二)

2012年7月10日张鸿修教授在纪念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20周年会议上为新建网点授牌
1990年,由徐祥麟组织的研究课题“中国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二等奖;1994年,国家联合攻关课题“首钢工人、汉中农民心血管病一级预防试点研究”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儿童高血压易患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研究”获国家科委三等奖。徐祥麟先后撰写100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心血管病防治手册4本,获得国家级、省级、部级、厅级等18项科研成果。研制的强力定眩片获国家专利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曾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陕西科技精英”“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五一时代英模”等称号,是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楷模。
2006年我在港口医院举办“ 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培训会,他和杨军副院长专程到会参与了推广活动。
2016年我去陕西、重庆等地区推广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专程到汉中市医院拜访了徐教授,正赶上汉中市卫健委召开当地的慢病防治培训班,徐教授让我在这次培训班上介绍了NAH降压适宜卫生技术。为了学术交流,我给他创建的研究所捐赠了NAH高血压防治专用微机,他回赠了我记述他《心事的年轮》《执着的足迹》和汉中市人民医院建院65周年的院刊《励精图治》。
我的故乡在事业中
那里才能找到安身的地方
——徐祥麟
关键词: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典范
张鸿修教授
1971年,张鸿修教授到河北省正定县朱河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劳动期间,他积极开展冠心病高血压防治工作。1975年,河北省正定冠心病高血压防治区被评为河北省五大建设成就之一。


1990年12月张鸿修教授邀请我参加了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召开的高血压冠心病会议

1992年7月10日张鸿修教授参加了NAH高血压防治微机程序鉴定会

2002年7月10日在张鸿修教授参加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管理10周年纪念会(左二)

2012年7月10日张鸿修教授在纪念中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建设20周年会议上为新建网点授牌
徐祥麟教授